軍校生將軍夢碎后苦鉆研成通信領域"大拿"
2009-09-01 14:23:19解放軍報
當將軍曾是他的奮斗目標,屢遭挫折改行當了技術干部,卻成為某領域技術“大拿”。濟南軍區某通信總站工程師王君宇的曲折經歷告訴年輕干部——
當不上將軍就干好適合自己的事
7月31日,濟南軍區某通信總站召開年輕干部座談會,主講人是總站工程師王君宇。
這位公認的技術專家,用自己的曲折經歷,告誡剛剛步入基層的年輕干部,人生的價值不在于當官,而在于找到發揮自己特長的崗位,多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
當年的目標:奔著當將軍而來
轉業,不批。考研,不夠條件。談對象,吹了燈。1999年,王君宇感到絕望握住了他的手。
不怪他這么想。1994年7月,作為南京通信指揮學院的高材生,到濟南軍區某通信總站報到時,王君宇是70多個學員中的佼佼者,畢業第二年年底就當上了連長。
拿破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兵。王君宇信奉這句話,也定下了當將軍的奮斗目標。
1997年12月,命運和王君宇開了個不小的玩笑。雖然當連長以來,他傾盡了心血,但因管理能力缺乏,連隊全面建設直線下降。
王君宇到三連的一個偏遠哨所當兵鍛煉。這個哨所只有3個人,一個是列兵,另一個是王君宇的直接領導——一名志愿兵。
從連長到普通一兵,這事擱誰身上都難受,但叫他更難受的事接踵而至。
不久,總站選派他到武漢通信指揮學院進修一年,主要學習通信指揮。培訓結束前,他總覺得能夠官復原職,回到部隊后,卻通知他繼續在山溝的哨所里干。
“我就是奔著當將軍來的……”王君宇將一線希望寄托于考研,但干部部門卻通知他任職年限不夠。
“既然當不了將軍,就到地方發展。”年底,王君宇懷著無奈和期盼遞交了轉業報告。
“老王,你的轉業申請沒批……”幾天后,哨長的通知連同未婚妻與他“吹燈”的消息不約而至。
調整后的目標:尋找合適的崗位
“適合自己的崗位究竟在哪里?”在不斷拷問中,王君宇確立了新的人生坐標,安心做技術工作。
王君宇從零開始,用心記路由、苦練電纜接續,踏踏實實跟著戰士學,很快就成了一名技術能手。完成幾次任務后,他的一手好技術小有名氣,別的連隊也開始找他去幫忙。
改行的成功,使王君宇看到,隔行有時就像隔層紙。但真正的挑戰總在前方,就在他為重新找到自我而慶幸之際,光纜網替代地纜網已成為通信發展的必然趨勢。
因為王君宇所在的哨所,只有一臺小型光端機,戰士只會操作不知原理,除了一本英文教材,沒有別的“老師”。王君宇發揚“螞蟻啃大象”的精神,拿著英漢詞典,逐詞翻譯,再對著設備不斷摸索。熟知理論后,他投入近萬元積蓄,買回一臺微機,利用假期參加了電腦知識培訓,拼命學習計算機和通信專業英語,特別是光端知識。
2000年,王君宇通過了全國計算機二級考試。2001年7月,總站組織第9屆專業技術比武,王君宇憑著過硬的技能,取得了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
王君宇贏得了地位和信心。就在他歡慶勝利之際,全軍正準備展開長途光纖通信傳輸網建設,總站領導決定把他調離哨所,參加系統的籌備建設。面對又一個全新的領域,王君宇知道,機遇和挑戰同時看上了他。
經過刻苦努力,2003年11月,王君宇獲得了當時的國家信息產業部頒發的信息工程師證書。2005年初,軍區長途光纖通信傳輸網值勤管理維護,王君宇成了骨干力量。
實踐的結果:適合的路越走越寬
“觀念決定命運,知識改變生活。”2004年底,他在值勤中發現,有一個重要臺站路由器經常丟失數據,影響了長途電話網的正常運行。接到王君宇的反映,有關部門派來幾批技術人員,都沒有找到癥結。雖然這事的管轄權在上級,但王君宇經過兩個多月努力,解決了這一難題。
積累知識就是創造機會。2005年下半年,全軍長途光纖通信傳輸網二期工程改造全面展開。濟南軍區的任務由誰領銜?領導反復權衡,決定將這一重任交給王君宇。
給任務就是給信任、給榮譽。王君宇帶領小組人員,做方案、配路由、安設備,完成軍區機關本級建設后,又帶領一名技術人員,赴魯豫兩省7個地市,指導近10個基層臺站,按時完成了建設任務,受到總部表彰。
地位贏得尊重,尊重凝聚力量。2007年,在對某通信網絡進行檢查時,王君宇發現一條支線在業務繁忙時經常出現網絡癱瘓。病根在哪里?各路技術能手共商對策。王君宇深入分析后,開出“藥方”,終于查明了故障原因。
王君宇“紅”了以后,官兵自覺不自覺地把他作為“名人”,許多人以他為榜樣,不再把當官當作唯一目標,安心于技術工作,做出突出成績。
這些年,王君宇先后兩次榮立三等功。2006年,總站作出了向王君宇學習的決定。
“改行使我的路越走越寬廣。”回憶過去,王君宇笑了,他笑得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