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09-01 12:55:45
一、美國陸軍軍官學校--“西點軍校”
西點軍校的正式名稱是“美國陸軍軍官學校”。學校位于紐約市北郊的哈得遜河上“肘狀”的三角巖石坡地上,該地點被當地人稱為“西點”,故習慣上又稱其為“西點軍校”。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西點曾經是美利堅開國總統華盛頓所率軍隊的駐扎地。1802年3月,美國國會通過一項法案,決定在紐約北郊的西點建立一所軍事學院。同年7月4日,西點軍校正式開學。在最初的10年中,西點軍校主要是一所為部隊培養工兵人才的學徒學校。GB1812年4月份,美國國會通過另一項法案,將軍校確認為美國陸軍培養軍官的主要場所。1976年,婦女被允許進入學校學習。目前,西點軍校大約有4000名學生,學制四年,學科包括工程學、兵役學、社會及自然科學以及人文科學。西點軍校成立至今已有200多年,為美國培養了眾多的軍事人才。它的畢業生中,有3700人成為將軍。
美國南北戰爭中,南北雙方幾乎所有有名的將領,都具有兩個共同點:一、參加過美國對墨西哥的侵略戰爭;二、畢業于西點軍校。在這場大規模的內戰中,西點軍校的同學們對峙于戰場,其場面的戲劇性與傳奇性可謂空前。20世紀中葉,西點軍校的畢業生,隨著美國的全球擴張戰略,其影響力也跨出美國國內,邁向全球。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派往歐洲的遠征軍司令潘興畢業于西點;二戰中,中國讀者最耳熟能詳的幾個名字——麥克阿瑟、艾森豪威爾、巴頓,全部都是西點畢業生。二戰后,美國對外發動的歷次戰爭,其將領也都出于西點,比如,侵越美軍司令威斯勃蘭特、海灣戰爭中央總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科索沃戰爭美軍指揮官克拉克將軍等。西點軍校在培養大批軍事家的同時,它還為美國培養和造就了眾多的政治家、企業家和科學家。其中著名的有:第59任國務卿黑格、國際銀行主席奧姆斯特德、軍火大王杜邦、巴拿馬運河的總工程師戈瑟爾斯、剛卸任的國務卿鮑威爾等等。
二、美國海軍學院--英雄的母校
提起尼米茲,人們都知道他是二戰時美國的海軍英雄。他的母校“安那波利斯海軍學院”也同樣赫赫有名。1794年,喬治·華盛頓總統勸說國會,授權他組建新海軍力量以打擊日益猖獗的海盜。建立海軍的事宜也被提上議事日程。美國海軍“杜魯門”號航母1825年,約翰·昆西·亞當斯總統催促國會建立一所海軍學校“以培養優秀的海軍軍官”。這一建議直到20年后才因一起重大事件而獲通過。1842年9月13日,“薩莫號”訓練船從布魯克林碼頭起航,然而,紀律渙散,居然發生了叛亂。最后,艦上的叛亂首領海軍學員菲利普·斯賓塞和他的兩名主要同伙,水手長塞繆爾·克倫威爾和水手以利沙·斯莫,被吊死在桅桿橫端。這件事震驚了美國全國,也直接導致了海軍學院的建立。
1845年10月10日,馬里蘭州安那波利斯一個占地10英畝的塞文堡陸軍兵營,迎來了50名海軍學員和7名教官,美國的海軍軍事學院終于誕生了。1850年,海軍學校正式更名為“美國海軍學院”。隨著美國海軍的成長,學院的規模不斷擴大:原先10英畝的土地已經擴大到338英畝;由50名學員組成的學員隊也變成了4000人的旅級規模;現代化的花崗巖建筑代替了塞文堡的舊式木質建筑。在短短幾十年間,美國海軍從由帆船和蒸汽船組成的艦隊發展成為擁有核動力潛艇、水面艦只和超音速飛機的高技術艦隊。1976年,國會批準女性可以進入所有軍校學習,海軍學院也開始接受第一名女性學員。目前,女性學員已占海軍學院新生隊伍的13%-14%,接受與男性同學相同的學術和專業訓練。
三、伏龍芝軍事學院---前蘇聯出元帥的地方
在中國,提起前蘇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幾乎無人不知。劉伯承、左權、劉亞樓這些中國的名將都曾受訓于這所學院。蘇聯元帥蘇聯海軍元帥兵種主帥,元帥大將伏龍芝軍事學院初建于1918年12月8日,原稱“工農紅軍軍事學院”。“十月革命”成功后,紅色政權面臨著白俄反動力量的反撲和外國軍事力量的干涉。最高統帥率部決定在莫斯科成立自己的革命軍校,培養政治合格、軍事過硬的蘇維埃軍事干部。就這樣,工農紅軍軍事學院成立了。1924年4月至1925年1月,伏龍芝元帥任院長。1925年11月5日,在他逝世后,“工農紅軍軍事學院”正式被命名為伏龍芝軍事學院。在伏龍芝軍事學院走過的80多年歷程中,它為前蘇聯和俄羅斯武裝力量培養了大批軍事人才。“十月革命”后,“工農紅軍軍事學院”的畢業生成為紅軍的骨干力量,對肅清白俄反動勢力和戰勝外國干涉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著名的學員有恰帕耶夫(夏伯陽)和切韋列夫。
在衛國戰爭爆發后的兩年半時間內,從伏龍芝學院直接去前線的將軍和其他軍官就有6000名以上,其中包括在高級首長進修班畢業的朱可夫、索科洛夫斯基、羅特米斯特羅夫、巴格拉米揚、崔可夫等高級將領。我國的劉伯承元帥于1928-1930年曾在伏龍芝軍事進修學院。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將軍在1927-1930年、原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上將于1939-1945年都曾到伏龍芝學院留學深造。蘇聯解體后,根據“俄羅斯軍隊2000年軍隊改革計劃”,該院1998年與裝甲兵軍事學院和“射擊”高級軍官進修學校合并為“俄聯邦武裝力量諸兵種合成軍事學院”。現在該院進行著大量的科研工作,學院的科研潛力在俄羅斯國內軍事院校中是首屈一指的。目前在學院工作的有7名功勛科學家、9名科學院院士、54名教授、187名副教授,430名博士和副博士。
四、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兩所歷史悠久的軍校
1947年,英國陸軍兩所歷史悠久的軍校——皇家軍事學院和皇家軍事大學——合并,組成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皇家軍事學院成立于1741年,位于伍利奇的一座皇家炮兵軍械庫附近,專門為皇家炮兵和皇家工兵訓練貴族學員。到1939年,有超過半數以上的坦克部隊軍官出自皇家軍事學院。英國陸軍未來綜合士兵技術項目訓練皇家軍事大學成立于1800年,位于桑赫斯特。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英國予以干涉,但均遭慘敗。英國陸軍的約翰·馬曾特少將痛定思痛,在喬治三世國王的支持下,建立起了這么一所參謀軍官學校。學校共有三個部分:高級系,負責訓練參謀軍官;初級系,訓練貴族學員,有點像皇家軍事學院但較不重視科學和技術的教學;軍團,由軍士后代組成的演示營,并訓練他們成為未來的軍士。不過,高級系和軍團目前都已經分離出去,前者與皇家海軍和皇家空軍參謀大學組成了“聯合軍種指揮與參謀大學”,后者則演變成約克公爵學校。
1936年,英國國防部決定將皇家軍事大學和皇家軍事學院合并,在桑赫斯特成立一所陸軍軍官學院。然而在此決定實施前,1939年,二戰爆發了,兩所學校都就地解放。戰后成立的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繼承了皇家軍事學院和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大學的優秀傳統,開始為整個英國陸軍訓練正規軍官。學院設有三個系,每個系有四個連隊,分別以1914年以前一次大戰和二次大戰期間的著名戰役命名。在兩年的學習期間,學員們將學習體能、步兵戰術、武器操作、野戰工事等軍事科目和科學、數學、語言、軍事歷史等學術科目。歷史上,英國軍隊陸軍參謀長多是由該校畢業生擔任。其中,前英國首相丘吉爾以及蒙哥馬利、羅伯茨、亞歷山大等10多名陸軍元帥都是從這里走出來的。此外,英國王室也有入軍事學院學習的傳統。現在查爾斯王子的兒子——哈利王子就將于明年1日進入桑赫斯特軍事學院學習。?
五、圣西爾軍校
拿破侖·波拿巴成為首席執政官以后,由于軍隊連年征戰,他手下奇缺優秀軍官。同時,他也非常懷念自己早年在巴黎炮兵學校的學習生涯,于是決心成立一所軍官學校。他在1803年1月28日簽署法令,在楓丹白露成立軍事專科學校。1805年1月30日,拿破侖將一面繡有“為打勝仗而受訓”校訓的錦旗授予學校。1808年3月24日,軍校遷至巴黎西南郊凡爾賽宮附近的圣西爾。人們又稱這所軍校為“圣西爾軍校”。
1942年,納粹攻占法國全境,這所久負盛名的軍校被迫解散。與此同時,一所由戴高樂創辦的軍官訓練學校在倫敦成立,為“自由法蘭西”培養軍隊指揮員。戰后,這所在戰爭中成立并保留下來的軍校又成為“諸兵種軍事專科學校”,并遷回本土。由于圣西爾軍校的建筑已在盟軍為解放巴黎而實施的轟炸中被夷為平地,新校址只好設在巴黎以西約300公里的雷恩市郊外。1961年,根據招生對象不同,諸兵種軍校一分為二,又恢復了圣西爾軍事專科學校的名稱和傳統。
六、克蘭韋爾軍學院
克蘭韋爾空軍學院的淵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英國海軍部想在南部和東部海岸建立一些航空站,以補充海岸警衛系統的不足,更好地對來自海上和空中的入侵進行預警。為此英國皇家海軍航空兵于1915年決定成立一個獨立單位,訓練軍官和船員操作飛機、觀測汽球和飛艇。1916年4月1日,“皇家海軍航空兵克蘭韋爾中央訓練團”正式成立,戈費雷·佩因海軍準將任指揮官。1918年4月1日,隨著皇家海軍航空兵和皇家飛行團的合并,克蘭韋爾的所有權也轉交給英國皇家空軍。前海軍基地的名稱也被換為“英國皇家空軍克蘭韋爾站”。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國皇家空軍參謀長休·特倫查德爵士決定加強皇家空軍作為獨立軍種的地位。其中的一項措施就是建立一所軍事航空學院,為皇家空軍未來的指揮官們提供基礎訓練和飛行訓練。1920年2月5日,英國皇家空軍正式成立,朗克羅夫特空軍準將為學院院長。這也標志著世界上第一個軍事航空學院的誕生。1922年,學院決定興建學院大樓以替代戰時的海軍棚屋。這項工程直到1933年9月才完成,耗資32.1萬英鎊。1934年10月,威爾士王子(后來的愛德華八世)主持了學院大樓的落成儀式。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