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者績效評估方法的缺陷和改進對策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31 21:48:50
一、經營者績效評估方法的缺陷及其原因
傳統的經營者考核從公司業績反映經營者業績這一簡單的邏輯出發,通過考核公司的一些主要財務指標 (如公司利潤率、資產增值率、市場份額等)來考核經營者。傳統考核制度的邏輯出發點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傳統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具體表現在:
1、考核指標的單一性和片面性。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傳統的單一財務評價體系只提供了關于企業的有限財務信息,從而影響企業股東和投資者的決策。所以導致信息的使用者很容易被"達標"的假象所迷惑而不識廬山真面目,而這些問題對企業的長期利益和長期競爭能力也是極其不利的。
2.考核指標內容的非診斷性。財務指標只能反映公司某一時間或時期的經營結果,但是這一結果從何而來、公司經營中存在什么問題、經營者應如何改進,對這些問題,財務指標不能給出答案。
3.考核指標單純的監督性。代理理論認為,公司與經營者的代理成本主要是監督成本和激勵成本。鑒于經營者崗位的復雜性和經營者才能發揮的不確定性、不易度量性,對經營者的管理與其監督不如激勵。傳統的經營者考核指標幾乎都是一些監控指標,這就使得考核不能發揮激勵職能,其收益受到限制。
4.考核指標的短期化傾向。以當期的財務指標來考核經營者,就無異于向經營者發出這樣一個信號:公司的短期贏利對他的利益是至關重要的。在這樣的制度安排下,經營者的行為往往背離公司戰略的方向,其利益取向可能會和公司的長期利益發生沖突。
二、對我國經營者績效評估方法存在問題的改進對策
(一)經營者經營業績的評價指標的設置
根據美國學者卡普蘭和諾頓的平衡計分卡思想,從財務,顧客,內部運作流程以及學習和創新四個方面出發,選擇關鍵績效指標戰略性的全面考核經營者的經營業績。
1、財務方面
財務方面績效評價指標按杜邦分析法的核心指標:
所有者權益報酬率(權益凈利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
其中: 總資產凈利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凈額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凈額/資產平均總額
凈利潤=銷售收入凈額-成本總額+其它利潤-所得稅
成本總額=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費用+產品銷售稅金+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權益乘數=1/1-資產負債率
1.1生存能力指標
(1)財務風險指標:反映一個企業在日常經營中防范風險,保持基本生存能力的指標。
具體有如下幾個指標: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
(2)資產運營指標:衡量公司在資產管理方面效率的財務比率。
可以從以下幾個指標來反映:資產回報率;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凈現金流量;資金保值增值率;經濟增加值EVA。
EVA=稅后營業利潤-所得資本的成本=(銷售收入-營業成本-所得稅)-(資本總值×資本成本)
凈資產的增值保值率=(期末所有者權益總額÷期初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1.2盈利能力指標
(1)銷售凈利潤:是企業單位銷售收入產生的收益水平的體現。
(2)資產凈利潤:綜合反映企業的資產利用情況。
(3)權益凈利潤:站在股東的角度衡量企業資本產生凈利潤的能力。
2、顧客方面
從銷售產品到售后服務等一系列環節中評價企業滿足顧客需求的能力,以此來衡量經營者的經營業績。主要可以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送貨及時率、顧客投訴率和售后服務及時率。
3、內部運作流程方面
3.1產品的生產效率
(1)產品的生產周期效率
(2)產品的生產質量效率
3.2機器設備的生產效率
(1)生產能力利用率
(2)機器設備完好率
4、學習與創新方面
4.1學習與創新費用的投入度
學習與創新費用的投入度=一定時期內學習與創新的費用/一定時期內的銷售收入
4.2新產品新技術的創利能力
新產品新技術的創利能力=一定時期內新產品新技術所帶來的營業收入/一定時期內的銷售收入
4.3發展指標
(1)公司提高指數。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往往體現在它的制造能力、質量控制能力、設計能力、提供優質服務的能力、營銷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等各個方面,因此這是一個對不同企業而言不同的指標。
股份年增長率=(年末股票市價-年初股票市價)÷年初股票市價
(2)產品(技術)的開發周期反映了公司營銷、研發、生產、財務等職能業務領域之間的有效協調與相互理解,該指標從動態中反映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3)新產品市場份額:衡量的是公司開發的新產品在多大程度上為市場所接受,反映了公司有效發現市場需求、滿足市場需求的能力和公司的營銷能力。
(4)公司的市場份額:衡量企業的發展前景和發展軌跡。
(二)二維判斷法模型的應用
這種方法從兩個方面來考察經營者的經營業績:一是從空間的角度,即正確反映經營者在績效評估時點的經營業績;另一個是從實踐的角度,即從經營者的業績周期出發,動態的考核經營者在企業及周期內的業績質量。
1、二維判斷法的基本原理
首先利用確定好的各指標狀態值及標準分值測算出評估期前兩年企業各指標的平均數值;同時為了綜合考慮行業的發展水平,將企業在評估期的某一指標的實際值換算成該項指標在行業中的數值,將此數值與企業前兩年的指標平均數值相除就可以得出企業在該指標上的成長指數,從整體上來反映企業的成長狀況,即反映了經營者經營業績的進退。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