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業銀行重組問題探討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31 21:37:17
中國加人世界貿易組織后國際金融形勢發展變化莫測,國外企業重組、銀行重組、經濟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浪潮此起彼伏,對國內銀行體制改革形成巨大的沖擊。形勢的發展已迫切要求國內銀行不斷重組。作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的中國農業銀行如何加快自身重組,不斷調整結構,建立現代商業銀行制度,已顯得猶為迫切。
一、農業銀行重組的目的:一是按現代金融企業的屬性要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二是降低不良貸款,化解歷史包袱。三是提高資本充足率建立起動態的資本金補充機制
二、農業銀行重組的必要性:加人世貿組織后,外國銀行業的到來給我國銀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嚴峻挑戰。主要體現在,國際跨國銀行已取得了混業經營的相對優勢;二是國外銀行具有成熟的市場化操作經驗,能夠熟練利用國際國內、貨幣資木等市場,在市場營銷、產品訂價、金融避險、優化資產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三是創新能力強、手段多,一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方式與機制日益完善。這些銀行在我國加人世貿組織后,將利用上述優勢,在經營服務、市場份額、優質客戶及優秀人才等方面與中資銀行展開全面競爭。
而中資金融企業在一片狼來了的喊聲中,自身所處的狀態卻是:傳統銀行業務的衰退期剛剛開始,對于混業經營還處于論證與準備階段,尚未找到擺脫銀行脫媒困擾的好方法;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行場化剛剛起步,市場化操作經驗不足商業銀行創新能力弱且手段少,正在實行經營模式由產品為中心向客戶為中心的轉變,在消費信貸、資產證券化和衍生工具創造、以及銀行貸款等領域剛剛起步二法人治理結構尚不完善,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和業務創新能力滯后;不良資產比例偏高,稅賦過重;資本金廈乏等等。加人世貿組織后,外資銀行將利用其靈活的經營機制,與中資銀行在人才、客戶、產品與服務、各類金融市場等方面展開激烈的競爭。農業銀行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既有國有商業銀行在體制、機制和管理方面的共性問題,還存在組織體系龐大、人員較多、政策性專項貸款影響大等特殊性問題,因此,重組改革就顯得猶為迫切。
三、農業銀行重組方案選擇:中國農業銀行集團內部可以分立重組為以下幾個機構:
1、中國農業銀行(由地(市)級以上銀行直接變為中國農業銀行,按城市商業銀行經營模式進行管理)在剝離不良資產給中國農業資產管理銀行后容易清產核資,消化不良資產,及早股份化上市。通過上市,農業銀行能夠在股票市場上籌集到相當數量的永久性資本,配股和增發新股的制度性便利可以使它利用“虹吸效應”從公眾投資者手中源源不斷地補充核心資本;上市可以建立較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并遵守監管法規的信息披露要求定期公布自身的各種信息,這將使得農業銀行的市場化,規范化運作水平提高,使非公眾公司變為公眾公司;_上市可以使農業銀行的知名度極大提高,可以節約大量的宣傳成本。
2、中國農業儲蓄銀行(由縣級及以下支行網點的機構、人員和儲蓄業務構成,所有不良資產均山原有銀行負責,可以解決相當大一部分人員的分流問題)
3、中國農業資產管理銀行(壞銀行模式,具體負責管理中國農業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該銀行內部實行公司化管理)
4、中國金穗長公司(在總行統一領導下,實行統一調度,內部獨立核算、垂直管理和專業化經營。客戶的帳戶信息數據、財務會計核算、風險控制以及授權和客戶服務等后臺業務將由金穗卡公司集中處理)。金穗卡公司和農業銀行分支機構之間是一種相互代理、相互計價關系。農業銀行眾多的營業網點仍是金穗卡業務面向客戶的零售體系。
5、中國農業保險代理公司〔接收目前的代理保險業務)
6、中國農業證券代理公司(接受目前的代理證券業務)
四、現階段農業銀行重組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重組農業銀行成為集約化的金融控股集團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目前農業銀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逐步成立金融控股集團。
(一)、積極推行扁平化管理改革。按照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建立以拓展市場為主體的市場營銷體系,以管理監督為主體的風險控制體系和以服務為主體的內部保障體系,突出和強化市分行營銷能力,取消城區支行的管理職能,由市分行直接管理城區營業機構,經背城區業務。調整市分行內設機構職能定位,實現經營重心的上移。經營平臺的上移,不僅帶來了市分行組織架構和人員的變化,更主要的是職能和定位的調整。一是要全面推行客戶經理制,建立以客戶經理為骨干的營銷隊伍。并進一步明確客戶經理的工作職責,充實客戶經理的職能,以逐步形成“客戶經理圍著客戶轉,管理部門圍著客戶經理轉”的經營機制,實現市分行對城區業務的直接經營。二是對前臺部門實行準事業部制管理,進行全面的成本效益核算,把市分行直銷部門辦成真正意義上的利潤中心和業務拓展中心。以有效建立起市分行營銷平臺,發揮專業化分工的優勢,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以促進市分行由管理行向經營管理行的轉變。三是整合城區業務,提高管理水平,并依據直銷客戶的情況適當增加市分行人員編制,切實建立起以市分行為主體的營銷平臺,提高經營層次。
(二)墓層支行實行公司化清收模式。成立清收公司,實行不良貸款公司化管理,把不良貸款作為一種資源進行經營和運作,通過機制的改變,最大限度地激發清收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不良貸款“雙降”的目標。具體思路如下:
1、在基層農行內部成立不良貸款清收公司,作為農行專業清收單位,實行商業化管理。公司經營產品為呆壞賬不良貸款,通過清收公司不良貸款的公司化運作。最大限度地挖掘清收潛力,促進不良貸款絕對額下降,直至達到規定的占比。
2、建立不良貸款清收比例收益機制,為公司化運作提供政策空間。本著“早活化,早受益;多盤活,多收益”的原則,根據不良貸款清收難度,分別確定收益系數,難度越高,收益相應增加,清收越多,收益越高。
3、實行公開招標,確定最低化解額度。對公司經理人選本著“自愿、公開、透明、雙贏”的原則,向本行員工進行公開競聘,在確定保底清收任務的基礎上,雙方簽訂聘任合同,在基層農行授權范圍內,對不良資產進行運作。
4、實行即收即繳,即繳即獎制。即當天收回的貸款最遲于一個工作日內上劃農業銀行,農業銀行嚴格按照既定的獎勵標準當場兌現現金。
5、向清收公司派駐聯絡員。農業銀行向公司派一名聯絡員,直接對農業銀行負責。具體負責監督不良貸款清收的真實情況和報表資料的統計上報,確保清收資金的安全及時上劃,防止清收資金的占壓和挪用。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