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把脈多角度掌控數學高考
來源:網絡來源 2009-08-31 18:33:18
考試性質
上海市數學高考的指導思想是有助于高等學校選拔新生,有助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和對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試題不僅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而且有適當的難度和區分度。所以高考試題有一定的難度幾乎是肯定的,考生不應太在意試題的難易,因為這對所有參加的考生來說是公平的。需要提醒的是:當我們遇到的是一份相對困難的試卷,我們應當把這當作機會,因為如果我能把握的好,也許就能實現超越,從而把自己“區分”到前面來;當我們遇到的是一份相對容易的試卷,我們不能麻痹大意,因為這對其他考生也是容易的,如果我不嚴謹不扎實,很有可能出現失誤,從而把自己“區分”到后面去。
考試目標
數學高考注重考查考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數學探究與創新能力。這需要考生在兩個方向上傾注精力,一是雙基:良好的基礎是成功的前提,不要好高騖遠,要舍得花時間對基礎知識進行梳理,對基本技能進行錘煉,確保高考不失敗;二是能力:在打牢基礎的前提下發展能力,要重視知識與概念的發生過程及其再發現;要重視數學哲學方法的學習,如:歸納,類比,化歸,演繹,分析,綜合,遞推,迭代等;要適當面對一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不讓大腦長期處于低層次的運行狀態而導致其陷入實質性的“休眠”。解決挑戰性的問題,要積極聯想,通過抽象思維、邏輯思維、形象思維、直覺思維的協同作用,使問題情景與自己頭腦中的原有經驗或知識碎片產生聯系和匹配,謀求問題的解決。
考試內容
重視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重視新舊教材內容變化對試題變化的影響;重視文理考查內容的異同。其備考含義在于,一是“到位”——每一個知識點(包括概念、公式、原理等)要領會清楚,理解透徹;二是到邊——對考試范圍內的內容要不遺漏,不欠缺,今年的高考是第一次全面以二期課改課程為考查主體,所以尤其要關注這一點,復習過程中,師生都要克服傳統備考的思維慣性,不存僥幸心理,不忽視任何板塊內容——高考考查范圍內的都要認真學習,避免造成遺憾。
考試要求
關注考查水平的層次,使備考方向更準,備考效能更高。應對照2009年高考《上海卷考試手冊》對考查內容進行的三個水平層次的劃分,正確把握復習程度。其中的水平含義如下,記憶性水平——能識別和記住有關的數學事實和材料,使之再認或再現;能在標準的情景中作簡單的套用,或按照示例進行模仿。解釋性理解水平——明了知識的來龍去脈,領會知識的本質,能用自己的語言或轉換方式正確表達知識內容;在一定的變式情境中能區分知識的本質屬性與非本質屬性,會把簡單變式轉換為標準式,并解決有關的問題。探究性理解水平——能把握知識的本質及其內容、形式的變化;能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或作為歸納假設進行探索;能把具體現象上升為本質聯系,從而解決問題;會對數學問題進行擴展或延伸,會對解決問題過程的合理性、完整性、簡潔性作有效的思考。
考試細則
要關注以下三個細節:
(1)“三率”:內容占分比率——“數與運算、方程與代數、函數與分析、數據處理與概率統計”和“圖形與幾何”占分比率分別為65%和35%左右;題型占分比率——“填空題、選擇題”和“解答題”占分各50%左右;試題難易度比率——容易題、中等題、較難題占分比率依次為40%、40%、20%左右。
(2)網上閱卷:為了實行網上閱卷,試卷分設成試題紙和答題紙,試題紙上答題無效。各類試題必須在答題紙上的規定區域內答題。所答內容與試題的題號不對應則無效;所答內容超出規定區域(以黑邊框為位界)部分無效。
(3)計算器:對帶入考場的計算器品牌和型號不作規定,但附帶計算器功能的無線通訊工具、記憶存儲等設備和附帶無線通訊功能、記憶存儲功能、具有圖像功能的計算器不得帶入考場。(參考資料:2009年高考《上海卷考試手冊》)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