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不可忽視“基礎”知識
來源:網絡來源 2009-08-31 18:18:33
杭州學軍中學數學高級教師聞杰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怎樣才能抓好數學最后一個月的復習工作,這是每位考生極其關注的問題。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只要調整合理,科學有序,復習得法,每個同學都有可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較大的提高。
第一:重視課本,對知識來一次大檢閱
在一月左右,如果還有許多事慌慌張張地去做,忙于應付,就不太妙了。此時除了放松一下外,主要應在全局上對所學知識來一次大檢閱,對各章知識進行系統化,不要在具體問題、枝節問題上糾纏,使自己頭腦里有一個系統的數學知識鏈和數學思想方法鏈,重要的題型和方法要歸類整理,便于考試時從中提取所需知識和方法。課本是知識與方法的重要載體,也是產生高考題的主要來源。相當數量的基本題源于課本,即使是綜合題,也是基礎知識的組合、加工和發展,因此要充分發揮課本解讀的作用。多年的高考質量分析表明,相當一部分考生在解答過程中出現失誤,并不是因缺乏靈活的思維和敏銳的感覺,而恰恰是因對數學大綱中規定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掌握存在某些缺陷。
(1)要落實雙基。強調基礎知識與基礎能力的掌握。數學不考死記硬背,但沒有對知識的識記,就會寸步難行;高考強調能力,但沒有堅實的基礎知識,能力不過是一紙空文。要知其然(知識),知其所以然(知識的深化),并學會舉一反三(知識的運用,形成能力)。
(2)要加強邏輯思維訓練。通過訓練重點掌握四種命題:充要條件、邏輯劃分、命題等價、推理規則,保證解題時判斷有據,推理嚴謹,條理清楚,表達規范.注意不要以必要條件代替充分條件,不要忽視題中的隱含條件,不要漏掉特殊狀態,也不能用特殊代替一般,或用部分代替全體。應該用邏輯推理表述的地方不得用圖形來代替,凡是用定義法則性質能嚴格證明的結論,就不允許用直觀來表達。
(3)要掌握通性通法。對高考來說,最重視的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方法和知識。一些特殊的解題技巧,如特殊的放縮變換、特殊的求值域方法等在高考中都是不作為重點加以考查的。所以,做題時力求一題多解,并善于比較多種思路的優劣,找出其中最基本、最樸素、最簡捷、最有效的思路。
第二,提升模擬訓練的兩大功能
模擬訓練是高考復習的重要環節,但一些同學過分追求模擬題的數量,在題海中疲于奔命,這是得不償失的。做模擬訓練題要講究效益,學生可通過做題尋求模擬題與課本題的聯系;通過改變模擬題的設問方式來拓展其功能;通過引進“運動”與“變化”的因素來體驗創新過程;通過控制“運動”與“變化”因素來感受基礎知識的作用;通過讀題、審題,由感知到揭示基本關系并用適當方式(如關鍵詞、示意圖、圖表)表示這種關系的訓練,在對解題過程的概括中歸納出一般規律。
作為模擬訓練,同學們應該把自身置于一種仿真的環境,對答題速度、答題規范提出嚴格的要求。做完模擬題后,應該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反思。學生可將模擬題匯編成冊,在最后階段仔細回顧一下,每次練習當中都曾出現過什么樣的問題,產生問題的原因是什么,進行列表查漏,并有意識地做一些強化,及時補上。如果時間允許,再適當做些新題,特別是針對自己的某些薄弱環節,再做一些充實是可以的,若過多地追求新題難題,沒有必要。
第三,對于高頻、熱點題要總結歸納,強化訓練
在最后階段,對于一些在高考試題當中,出現頻率比較高的問題,根據自己的領會進行總結和歸納。比如近幾年數學高考出現頻率比較高的問題有這幾類:一是三角綜合題,二是概率綜合題,三是立體幾何題,四是解析幾何題。對于這四類題在后期訓練中要專門練習,全力攻克,較有效的方法是每日三題,限時(30至35分鐘)完成,堅持三周必有效果。
另外對于含參數分類討論的問題,即字母系數問題,在近幾年數學高考中出現的頻率很高。這里既包括含有參數的曲線方程,也包括含有參數的函數、方程、不等式等內容,有些探究性問題也和參數有一定的關系,所以參數問題需要認真對待。對付這類問題的常用方法有四種:1轉化為方程(一般為二次方程),2轉化為函數(一般為二、三次函數,),3轉化為圖象關系,4轉化為函數值域問題(參數分離思想)。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