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興趣培養
來源:網絡來源 2009-08-31 17:17:42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而創新是學生對數學深度和廣度的進一步拓展。興趣與創新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因此,對于學生學習興趣與創新意識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種持久的動機,惟有熱愛數學,才能對數學有持久的熱情,才能去克服和戰勝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去歸納與總結數學規律,最后達到運用自如。
數學是一門科學性與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所以在學習數學之初,必須反復了解熟悉它的過程,逐步學會發現規律,然后在每次發現的過程中,逐步積累愉快的體驗,逐漸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興趣,最重要的就是挖掘數學學科的魅力,設計出讓學生置身其中的數學程序,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發現其中的奧秘。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科特點,通過讓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創設一個適度的學習競賽環境,發揮趣味數學的作用,提高教師的自身的教學藝術,拓展和延伸課堂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等。對初中學生而言,應主要從創設學生所熟悉的情境入手,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對學習的興趣是鼓勵得到的。教師的激勵、期待、關愛都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促使學生走向成功。
興趣能促使學生加深對數學的認識,教師不能僅滿足于對既有知識的掌握,更要激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創新,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新環境。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問才能啟發學生去參與探索。因此,在教學中要精心設問置疑,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矛盾及認知沖突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
民主的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氣氛是保證創造性學習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因為創造一種民主、寬松、友好的教學環境,可以使學生在心理放松的情況下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馳騁想象,標新立異。
學生的學習動機越強烈,就越能對所學知識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越能發揮他們智慧的潛能,迸發創新的火花。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解決較為簡單的實際問題,給學生以嘗試、創新的空間,不斷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教學“求長方體的體積”中設計這樣一道題:把一個蘋果擺在講臺上,要求學生求出蘋果的體積是多少。全體同學起初愣住了,而后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說沒學過怎么計算,有的說蘋果是方的就好了……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生終于悟出可以將蘋果這個不規則的體積轉化為規則的體積,用一個長方體容器盛一些水,將蘋果放入水中,只要量出水面升高的高度,就可以算出蘋果的體積,由此類推,不單蘋果這個不規則的物體體積可以計算了,其他的類似的體積都可以計算。
“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用手又用腦,才能有創造。”從這首童謠里可看出人的手腦并用的重要性,也就是指參與實踐活動。實踐活動是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方式,創新教育是教學實踐活動的產兒,沒有實踐就沒有創新,強化實踐活動是學生在認知過程中不斷創新的重要保證。
興趣、創新是學好數學的保證,教師要與學生經常交流,多向互動,結合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為學生獨立自學創造良好的條件。(榆中縣和平中學宋玉斌)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