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塬
來源:網絡來源 2009-08-31 10:52:52
陳文塬(ChenWenyuan)(1931.8——)誕生于湖南長沙。蘭州大學教授。主要從事非線性泛函分析的研究。1954年畢業于東北人民大學數學系,中共黨員,民盟盟員。歷任職務:蘭州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蘭州大學數學系教授、系主任、名譽系主任,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主編,蘭州大學出版社總編輯,中國數學會理事,甘肅省數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理事,甘肅省系統工程學會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理學部評委,科技期刊《數學年刊》、《數學進展》、《東北數學》、《數學研究與評論》、《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甘肅科學》編委,《中國現代數學家傳》編委,《數學辭海》學術審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文塬-個人簡歷
1931年8月誕生于湖南長沙
1947年7月考入南岳國立師范學院附中
1950年7月考入沈陽工學院地質系
1952年7月經院系調整到東北人民大學數學系
1954年7月大學畢業后分配到蘭州大學數學系任教
1958年8月與陳校勤結婚
陳文塬-早年生活
陳文塬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炮聲中成長,父親是鄉村私塾教師,家境貧寒;依靠父親教書的微薄收入以及通過考試所獲得獎學金,上了農村的小學和初級中學。初二時因欠交學費被勒令停學,只得投靠外地工作的哥哥。1947年7月考入收費較少的南岳國立師范學院附中,在幾個哥哥的經濟支援下高中華業。解放后得到國家助學金資助至大學畢業,先于1950年7月考入沈陽工學院地質系,1952年7月經院系調整到東北人民大學數學系。在大學期間,得到一些水平高、教學負責,熱心培養年輕人的老師的教導,如東工的王柔懷、柳孟輝、趙惠元、播文熙,東北人大的王湘浩、江澤堅、徐利治、謝邦杰等老師。由于這些前輩的指引關懷,使陳文暇逐漸進人到現代數學領域。1958年8月,陳文塬與陳校勤結婚,幾十年家庭和諧,對他工作和學習支持很大。
陳文塬-蘭大任教
陳文塬曾經工作的蘭州大學
陳文塬在1954年7月大學畢業后,分配到蘭州大學數學系任教。當時的蘭州大學數學系,條件十分簡陋,教師不到10名,沒有數學研究基礎,沒有資料室,很多數學課程沒有人講授。面對艱苦環境,陳文暇沒有絲毫動搖,他以極大熱情投入到緊張的教學工作。隨后幾年中,他講授過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實變函數、復變函數、泛函分析、微分方程、微分幾何、數值分析、數值代數、數值方法、概率論以及控制論等。有些課程,如控制論,他沒有學過,當時又沒有現成教材,因此,他必須邊搜集資料,邊學習,邊講課。陳文隕在教學過程中十分注意對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十分注意對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勉勵學生勇于開拓,善于思考,不斷進取。他很快成為數學系的教學骨干。陳文塬除了每學期至少教兩門課外,還承擔了資料室的許多工作,訂購了大量的數學期刊和教學參考資料。
陳文塬-學術研究
研究方向
陳文塬是中國從事非線性分析研究工作的開拓者之一。1955年前后,關肇直將斯大林獎和諾貝爾獎獲得者康托洛維奇關于近似方法的工作介紹到中國,陳文隕是最早響應者之一,并以此為契機,開展了對非線性積分方程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關肇直對他的工作十分鼓勵和支持,并將他的文章帶到了蘇聯介紹和交流。
1956年國家制定的十年科學規劃中,確立了若干研究方向,其中有一個重點項目是關于非線性問題的研究。陳文塬積極參與,陸續在非線性積分方程,分歧問題等課題上作出了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19611年“非線性算子的技點”比國際同類工作要早許多年。他編著的《非線性泛函分析》一書中,該著作是中國在非線性泛函分析領域中的第一部著作,1988年獲得了國家教委優秀教材一等獎,第一屆全國優秀圖書一等獎。這部著作與稍后的張恭慶編著的《臨界點理論及其應用》、郭大釣編著的《非線性泛函分析》一起,為我過非線性泛函分析、微分方程等領域的研究生培養提供了分析基礎方面的重要參考書。
陳文塬-開展討論班
數學學報
討論班是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形式。為了提高系里年輕教師和本科高年級學生的水平,陳文塬和陳慶益以及唐珍分別在蘭州大學數學系舉辦了三個討論班,一個是非線性泛函分析討論班,一個是偏微分方程討論班,另一個是計算方法討論班。其中非線性泛函分析討論班除“文革”期間中斷外。在早期的討論班上,主要由陳文塬主講。他的著作《相關線性泛函分析》就是在他五六十年代編寫的幾份講義基礎上改寫的。蘭大數學系的歷史上,有兩個輝煌時期,一個時期是1960年前后所形成的教學和科研開展的熱烈氣氛;另一個時期是1985年前后,這時蘭大數學系的中年骨干絕大部分是參加了蘭州大學數學系在1960年前后的討論班,他們數學基礎好,科研能力強,使蘭大數學系在這個時期達到了最輝煌的時候。也正是在這個時期,以陳文塬、陳慶益為學術帶頭人創立了蘭州大學基礎數學博士點。
1980年以后的非線性泛函分析討論班,仍然由陳文塬主持,這時的討論班主要是作為培養研究生的重要場所c在討論班上,研究生不僅通過報告非線性泛函分析的最新研究成果,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而民在科研方法、創新能力、數學修養以及品德等方面都能受到陳文順的盲接影響。
陳文塬-研究生培養
陳文塬在研究生的培養和教育上具有豐富的經驗。
他常常強調,非線性泛函分析的問題來源于幾何、力學、物理和其他學科,而描述這些問題的形式是微分方程,非線性泛函分析的方法主要來源于幾何拓撲學。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非線性泛函分析方向上的研究生一定要學好拓撲學、幾何學,特別是微分方程。在研究生教育過程中,他常常激勵研究生多交流,利用信息資料或參加學術會議的形式,多向同行學習,多向大師們學習,不斷開拓,不斷進取,不斷創新。二十年來的精心培育,使他在研究生的培養方面取得了累累碩果。
陳文塬-個人榮譽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與優秀教材獎
甘肅省園丁獎與科技進步獎
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全國優秀教師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