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總復習 > 高考知識點 > 高考政治知識點 > 加快社會立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加快社會立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30 22:45:52

          [標簽:高中生活]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社會建設,首先應該加強社會立法。沒有良好的法律規范,社會就難以健康有序地發展。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社會立法還相對滯后,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仍有相當的差距,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社會發展和小康社會建設的進程。

            加強社會建設必須注重社會立法

            社會建設的內容包羅萬象,十分繁雜。從宏觀層面上說,主要包括正確處理國家(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涉及到社會管理的體制和機制等問題;從微觀層面上說,主要包括的是普通民眾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民生方面的保障,涉及的是政府運用國家權力對國民收入進行二次分配以保障社會公平和基本人權的問題。前者主要依靠憲法、行政法等相關部門法律予以規范,而后者則需要一個新的部門法即社會法予以規范,從立法的分類上說就是社會立法。

            從概念上說,社會立法最初是指保護處于經濟劣勢狀況下的群體生活安全所進行的社會安全立法,例如救貧法、社會救助法、社會保險法、工會法、工廠法等,主要著眼于解決已經出現的社會問題;以后逐步發展,將預防社會問題的立法也包括在社會立法范圍內,因而如親屬法、婚姻法、優生保健法、環境衛生法、職業訓練法、居民住宅條例及其他一切有關社會福利的法律法規都屬于社會立法的范圍。這實際上擴大了社會立法的內涵,一般稱之為廣義的社會立法,而狹義的社會立法不包括社會福利立法這一部分,主要包括社會救濟和處理社會問題的立法。

            社會立法的源頭可追溯到英國16—17世紀頒布的救貧法。但現代意義上的社會立法起源于19世紀的英國和德國,其立法的推動力來自工業革命。眾所周知,工業革命的興起,使社會生產力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另一方面,市場機制的天然缺陷及激烈的市場競爭直接導致了社會各階級和階層迅速向兩極分化,由此導致了社會矛盾非常尖銳,社會沖突經常發生。面對生產力顯現空前強盛與繁榮而社會沖突與危機不斷加深的反差,這些工業國家的政府開始進行反思與探索,尋求解決社會矛盾的方法。在廣大勞工的反抗和斗爭的壓力下,在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重物不重人、漠視和任意侵犯勞工人權進行激烈批評和抨擊的壓力下,這些國家的政府開始通過立法保障勞工的基本權利,由此開始了社會立法。

            一般認為,1802年英國政府頒布的保護學徒的健康與道德法案,是現代社會立法的開端。1811年,德國的威廉一世在一次演說中首次提出了社會立法的概念。19世紀70年代,英國政府先后頒布了工會法、工廠法等,以法律的形式保護童工、女工的基本權利,并逐步發展到規定一般工人最高限度的工作時間和最低限度的工資待遇,同時保障工人組建工會的權利。1883年至1889年,德國的俾斯麥政府先后制定了包括勞工疾病保險、勞工災害保險、勞工殘疾與養老保險等一系列保障勞工生活安全的社會保險法案。此后,以社會保險為中心環節的社會立法開始在西方各國盛行。

            社會立法的歷史發生與發展過程,再一次凸顯了國家與社會的辯證發展關系:社會決定國家,社會影響國家。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國家權力的性質和行使方式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而變化,否則,社會生產力將突破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束縛,引發社會變革和國家權力的更迭。另一方面,當生產力的發展還不足以達到促使國家消亡的程度,即在國家存在的歷史條件下,國家對社會的發展有巨大的反作用。從發達國家的經驗可以看出,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國家注重通過社會立法保障社會安全和有序發展。因此,當前我國要加強社會建設,必須加快社會立法。

            我國社會立法的現狀

            我國的社會立法可以追溯到新中國成立之初。1950年5月,新中國頒布第一部婚姻法,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尊老愛幼”等新型的婚姻家庭關系,這是新中國第一次對社會關系進行法律規范,對于社會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保障作用。

            此后,國家很快著手對社會保障進行法律規范。1951年2月26日,政務院公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第一次以法規形式規定了我國社會保障的范圍、經費來源、給付項目、條件及標準。按照該條例的規定,城市各種企業、金融機構及國營農場、牧場等單位的職工都享有了勞動保險待遇。同年,政務院還先后頒布了《救濟失業工人暫行辦法》、《革命殘廢軍人優待撫恤暫行條例》、《革命烈士家屬、革命軍人家屬優待暫行條例》等,初步確立了社會救助制度。同時,在20世紀50年代,政務院還先后頒布了《關于各級人民政府、黨派團體及所屬事業單位的國家工作人員實行公費醫療的指示》、《關于女工工作人員生育假期規定》,以及《職業病范圍和職業病患者處理辦法的規定》等等,初步建立了包括醫療、保健、生育、退休、退職在內的職工勞動保障制度,為城市社會秩序的穩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提供了基本的保障,有力地支持了當時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關于社會方面的立法不僅在數量方面有了大的增長,而且在立法范圍、立法層次上都有了大的拓展。綜合來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有關社會方面的立法主要包括:一是1994年制定頒布的以促進就業、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為宗旨的勞動法和2008年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而施行的《勞動合同法》;二是1992年頒布的工會法,這部法律對我國工會的性質、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中的地位、權利和義務、工會的組織、經費、活動方式等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法律規范和界定,從而較好地保障了勞動者集會結社和組織起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基本權利;三是特殊群體的權益保護法律,包括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法、殘疾人保障法等;四是促進公民健康和提高公民文化水平的法律,包括食品衛生法、母嬰保健法、礦山安全法、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義務教育法等;五是涉及社會保障的法律法規,包括失業保險條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等;六是社會組織法和其他相關法律,如紅十字會法、公益事業捐贈法等。

            由上可見,經過改革開放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社會立法已經初具規模,對促進社會發展和保障社會安全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毋庸諱言,我國的社會立法尚未形成體系,有些方面還很不健全,與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還有相當的差距。主要表現在:

            首先,法律體系不健全。社會法在我國是一個新確立的部門法,其法律體系究竟應該包括哪些內容,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但從構建和諧社會、加強社會建設的角度,結合當前我國的實際,社會法體系至少應包括社會組織法、社會主體行為法、權益保障法、社會保障與社會救助法、促進社會安全法、社會爭議調處法等幾個部分。而目前我國社會立法方面有些雖已涉及,但還不健全,有些方面則十分欠缺,如社會組織法等,幾乎是個空白。

            其次,有些方面的立法層次較低,影響了相關制度的建立和正常運行。社會立法最初就是為保護處于經濟劣勢狀況下的群體生活安全所進行的社會安全立法,它是國家以“看得見的手”對因市場激烈競爭導致的社會不公的一個糾正,以保證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行。我國正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迄今為止我國還沒有出臺一部統一的社會保障法,而已經出臺的相關的社會保障立法層次都比較低,社會保障的覆蓋面也比較窄。這種狀況大大影響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步伐,成為制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一個瓶頸因素。

            其三,有些法律的立法主旨比較陳舊,不僅影響了法律效力的發揮,也不利于和諧社會建設。立法的主旨,就是貫穿于整個法律之中的立法原則和立法精神,它決定了立法的良善,影響著立法的傾向。我國現行的許多關于社會的法律,大多是遵從“管理就是管制”的理念,強調社會主體的服從性和義務性,而在權利保護方面就顯得相當不足。說到底就是沒有處理好國家(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影響到社會的自主有序發展。

            我國社會立法的完善

            針對我國社會立法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以為,要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加強社會建設,必須加強和完善我國的社會立法。當務之急應該注意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社會立法中確立和貫徹“以人為本”的主旨,即要在立法中強調權利本位而不是義務本位,使法律真正成為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有力武器。因此,不僅要按照人本理念指導社會立法,而且應對已有的社會法進行全面的清理,按照人本理念對之進行修改,難以修改的要予以廢止,保證社會立法真正適應社會發展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需求。

            其次,要加快社會立法的步伐,盡快完善相關的社會法律法規。從社會發展的實踐需求出發,當前亟須盡快制定社會組織法,如非營利性組織法、社會中介組織法等,以及統一的社會保障法、社會捐贈法等,完善我國社會法律體系。

            其三,要加快對現有的社會法律法規進行編纂,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部門法。社會法是國家(政府)實施社會管理和協調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有著自己的特殊的調整對象,應該作為一個部門法看待。因此,需要對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匯編,方便相關當事人查閱,也有利于促進社會法律體系的形成。

            其四,要注重搞好社會法與其他部門法的銜接,促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完善。社會法最主要的是要注意與行政法的銜接問題。因為社會法主要涉及政府對社會的管理和協調,因而必須通過行政立法,規范政府社會管理的職能、方式、執法手段等,從而為政府社會管理提供法律規范。因此,在完善社會立法的同時,也必須加大行政法的制定和修改工作,以保證政府適應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促進政府社會管理體制和機制創新。

          收藏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www.scgzkg.net .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曰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潮喷失禁大喷水无码| 无码高清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发布| 亚洲午夜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 |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区|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电影|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色爽免费无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夜夜添无码试看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午夜福利免费专区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网站| 日本三级在线中文字幕在线|中文|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