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第四冊六單元測試(四)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30 21:06:33
三。課外閱讀:(19分)
楊烈婦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將盜陳州,分其兵數千人抵項城縣。蓋將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會于陳。
縣令李侃,不知所為。其妻楊氏曰:"君縣令,寇來當守;力不足,死焉,職也。君如逃,則誰守?"侃曰:"兵與財皆無,將若何?"楊氏曰:"如不守,縣為賊所得矣!倉庫皆其積也,府庫皆其財也,百姓皆其戰士也,國家何有?奪賊之財而食其食,重賞以令死士,其必濟!"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楊氏曰:"縣令誠主也;雖然,歲滿(官員任職期滿)則罷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墳墓存焉,宜相與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為賊之人耶?"眾皆泣,許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賊者,與之千錢;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賊者,與之萬錢。"得數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楊氏親為之爨以食之,無長少必周而均。使侃與賊言曰:"項城父老,義不為賊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無益也!"賊皆笑。有蜚箭集中侃之手,侃傷而歸。楊氏責之曰:"君不在,則誰人肯固矣!與其死于城上,不猶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復登陴。
項城,小邑也,無長戟勁弩、高城深溝之固。賊氣吞焉,率其徒將超城而卜。有以弱弓射賊者,中其帥,墜馬死。——其帥,希烈之婿也。——賊失勢,遂相與散走。項城之人無傷焉。刺史上侃之功,詔遷絳州太平縣令。
17.對下列語句中加點字解釋正確的是( )
A.縣為賊所得矣:表被動 B楊氏親為之爨以食之:糧食
C.項城父老,義不為賊矣:替、幫助 D.有以弱弓射賊者:"有以"與"無以"相對,指"有用來…的辦法"
18.對下列語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判斷正確的是( )
①兵與財皆無 ②無長少必周而均③刺史上侃之功 ④與其死于城上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9.下列語句中"其"不作代詞的是( )
A.蓋將掠其玉帛 B倉稟皆其積也
C.其必濟 D.其帥,希烈之婿也
20.對下列語句中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是( )
A.既又將盜陳州:這里是侵襲的意思。
B. 俘累其男女:讀lei,用繩索捆綁。
C.乃徇曰:向眾宣示。
D.有蜚箭集于侃之手:"蜚"通"飛".一種小型的箭。
下列各句在文中正確意思是:
21.無長少必周而均( )(2分)
A.沒有年長的,即使是對年少的也一定照顧周到均勻。
B死了年長的,就對年少的照顧周到而且一視同仁。
C.無論是年長的年少的,一定照顧周到均勻。
D無論是年長的年少的,都一律圍在他們周圍進行平等照顧。
22.君縣令,寇至當守;力不足,死焉,職也。( )(2分)
A,你是縣令,敵軍到來你應當守衛;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職守。
B.你是縣令,敵軍到來你可臨時擔當太守之職;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你的職責。
C.國君是一國之主,敵軍到來時可用太守來抵擋;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太守應盡的職責。
D.國君作為一國之主,敵軍到來時應當防守;力量不足,死于戰場,也是職責所在。
23.下列對文意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全文寫李侃在楊氏開導、鼓勵、協助下,率領群眾,堅持抵抗,保住了項城。
B.全文寫楊氏面對強敵,毫不畏懼,開導鼓勵李侃,并協助他發動群眾,堅持抵抗,保住了項城。
C.全文寫李侃能接受楊氏的主張,在抵抗斗爭中由軟弱到堅強的過程。
D.全文寫楊氏在抵抗斗爭中,有勇有謀,與軟弱無能的丈夫形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