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閱讀]怎樣提高現代文閱讀能力
來源:本站原創 2009-08-30 19:33:22
怎樣提高現代文閱讀能力
1、字不離詞。漢語中一詞多義現象相當普遍。在理解詞語中某個字的意思的時候,必須把它放到這個詞語中去考察,即字不離詞,這樣才能準確的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如:道聽途說,道,指道路;志同道合,道,指道理
第一、巧用信息整體把握
閱讀過程本身就是獲取信息的過程,閱讀質量的高低取決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題時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后注釋等內容,同時特別要瀏覽一下后面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的選項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小說,則要主語其人物、情節等,如果是議論文,則要著重把握論點、論據、論證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后再整體把握全文,對解題也就心中有數了。
第二、確定區域圈點勾畫
閱讀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讀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時練習要養成圈點勾畫、多做記號的習慣,可以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和哪些語句有關。確定某一答題區域后,再仔細弄懂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進而理清段落之間的關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這一習慣就有可能形成較強分析綜合能力。閱讀時反復琢磨題干,圈畫與之相關的內藎?鹛饈本筒恍枰?俅油分廖菜蜒埃?山謔〔簧儔?笫奔洹?
第三、注意摘取原文
離開了原材料恐怕誰也答不準,答不全。因此,準確解答閱讀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數題目在文章里是能夠"摳"出答案的。當然,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必須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加工,或摘取詞語或壓縮主干或抽取要點或重新組織。即使是歸納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須充分利用原文。
在閱讀中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不少同學基礎知識的記憶能力較強,但遷移能力比較弱,特別是對有關字、詞、句的語境義以及作用之類的題目感到為難。這里,提供十六字訣的解題方法供你參考。
1、字不離詞。漢語中一詞多義現象相當普遍。在理解詞語中某個字的意思的時候,必須把它放到這個詞語中去考察,即字不離詞,這樣才能準確的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如:
道聽途說,道,指道路;志同道合,道,指道理
2、詞不離句。在綜合閱讀題中,常常要求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這類要求有以下幾方面情況:
一詞多義。這在文言文中是常見的。如:策之不以其道,策,驅使;執策而臨之,策,馬鞭
在現代文中則多表現為語境義,這些,都應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斷它的意思,也就是詞不離句。如:“見教”一詞的本意是客套話,指教(我)的意思。它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則表現為不同的意義。在《范進中舉》一文中,范進中舉前面對胡屠戶的“教導”,稱“岳父見教的是”。
至于某個詞在句中的表達作用,更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去理解,而不能離開句子作單獨解釋。
3、句不離段。也就是說,對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離開具體的語段,不能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如果離開具體的語段,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許多句子只能狹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結合具體的語段和語言環境,才會知道這句話在全文中占著什么樣的位置。
4、段不離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體現了作者的寫作思路。因此,對語段的閱讀理解不能離開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離文章的中心。否則,對語段內容或作用的發生偏差。
要想改變閱讀能力差的狀況,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一、要掌握常用的字、詞、句和篇的基本知識:閱讀就是要通過與字、詞、句、篇打交道來獲取知識。有的同學閱讀能力差,原因是沒有掌握足夠數量的字、詞。詞表達的是概念,而概念是思維的細胞。句子是用詞按一定的語法規律聯結而成的語言單位,用來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思想。對句子理解不單要求掌握詞義,還要求掌握語法。由此可見,閱讀水平低,往往是從不識字詞,看不懂句子的意思開始的。所以,要想提高閱讀水平,就要從認真學好語文開始做起。
二、要掌握基本的科學知識: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不懂,就會給閱讀帶來種種困難,F在報上經常出現"生態平衡"、"遺傳工程"、"基因"、等等科學專用名詞,不少人就看不懂,識字而不明白意思,這就要涉及到科學知識了。因此,要想在未來社會里具有較高的再學習能力,就要努力在中學階段打下雄厚的科學基礎知識。
三、要會用工具書:語文基礎好,科學基礎知識好的同學也難免有些字詞不會,或一時想不起來。因此,閱讀的時候要準備好基本的工具書,起碼手頭上應當有《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并能熟練地掌握查找方法。有時候,為了加快閱讀的效率,還可以根據閱讀的內容,準備一些相應的書籍,如看數學時,可以準備一本數學手冊等。在閱讀中,如果有意識地注意上述三點,那么閱讀能力必將在閱讀中不斷地得到提高。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