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北部灣經濟區 中國國家戰略部署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30 11:18:24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電(評論員 張沐)最近,《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正式獲國務院的批準實施,這被稱為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要標志”。該規劃是中國政府提出的《西部開發“十一五”總體規劃》中,包括成渝、關中—天水、環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作為帶動和支撐西部大開發的三大戰略高地之一。
與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等小面積局部開發試點不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由北部灣地區的北海、欽州、防城港,和廣西自治區首府南寧“三港一市”共同組成,陸地面積達4.25萬平方公里,人口1255萬人,海域總面積近13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595公里,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國際、國內多區域合作示范區。
今年2月2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主席馬飆在對外宣布國務院批準實施該發展規劃時指出,這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完善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和開放合作的重大舉措。
據悉,2007年12月27日,國家發改委審議通過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2006-2020)》,并于2008年初遞交國務院審批。1月1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簽署批準了該項規劃。而最初提出組建“北部灣經濟區”方案,系由全國政協專題調研組提議擬定,當時還建議在大的“北部灣經濟區”中規劃出一部分發展“北部灣新區”。構建“北部灣新區”的范圍集中于一些特定區域,包括沿海產業帶、核心開發區、高速公路交通軸等關鍵區域。為獲國家的批準,擬議的“新區”面積曾一再收縮,由起初的5863平方公里規劃縮小到1983平方公里。
為達成上述重大目標,廣西向中央政府提交了多項功能性政策授權要求,包括在欽州設立保稅港區,在憑祥設立中國—東盟邊境綜合保稅區,在南寧、防城港設立保稅物流中心,享受出口退稅政策,拓展北海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功能。在金融改革方面,要求國家支援其在北部灣地區設立地方性銀行,設立北部灣產業投資基金和風險創業基金,探索組建泛北部灣區域銀行聯合體;并允許廣西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具備條件時可發行市政建設債券。
盡管“北部灣新區”設想未獲批準,但就“北部灣新區”所要求的稅收、金融、土地等方面政策支持,卻被批準擴展到整個4.25萬平方公里的“北部灣經濟區”內施行。
總體而言,中國政府給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功能定位是立足北部灣、服務“三南”(西南、華南和中南)、溝通東中西、面向東南亞,充分發揮連接多區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橋梁和合作平臺作用,以開放合作促開發建設,努力建成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資訊交流中心,成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開放度高、輻射力強、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的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最值得注意的是,整個北部灣經濟區規劃的出臺,與中國對東盟政策的戰略考量密不可分。其對外定位于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資訊交流中心,意在成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
應該說,北部灣是指中國的廣西沿海、廣東雷州半島、海南西部,以及越南的東北部所圍成的海域,俗稱“兩國四方”。2004年,越南提出“環北部灣經濟圈”;2006年7月,時任廣西黨委書記劉奇葆提出“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超越地理延伸了環北部灣地緣經濟概念,使得這一合作涵括中國、越南以及隔海相鄰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和汶萊等國家。
作為中國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處于中國——東盟自貿區、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大湄公河次區域、中越“兩廊一圈”、泛珠三角經濟區、西南六省(區、市)協作等多個區域合作交匯點,南擁北部灣,背*大西南,東連珠三角,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接壤。是中國沿海與東盟國家進行陸上交往的樞紐,是促進中國與東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橋梁和基地,區位優越,戰略地位突出,發展潛力巨大。
為了實現功能定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確立了六大發展戰略重點:優化國土開發,形成開放合作的空間優勢。完善產業布局,形成開放合作的產業優勢。提升國際大通道能力,構建開放合作的支撐體系。深化國際國內合作,拓展開放合作的新空間。加強社會建設,營造開放合作的和諧環境。著力推進改革,創新開放合作的體制機制。
“目前,各項工作正在務實有序地推進。”廣西北部灣辦常務副主任陳瑞賢說。中石油欽州千萬噸煉油項目、武鋼柳鋼千萬噸鋼鐵項目、千萬畝速生林支撐的芬蘭斯道拉恩索和印尼金光集團兩大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等七個“一千萬(元人民幣,下同)”專案,以及電子產業、鐵路改造等兩個“一千億”項目正進展得有聲有色。近來,中外金融機構頻繁在此落戶,諸如華夏銀行、興業銀行、信誠人壽保險、越南西貢商信銀行……醞釀已久的區域性、國際化、股份制的商業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也有望在不久開張登場。
盡管各項開發的勢頭迅猛,但與上海浦東、天津濱海新區、成渝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相比,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發展與實力,還有較大差距。專家建議,通過推進行政管理體制、市場體系、土地管理制度等綜合配套改革,通過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完善行政區劃設置,創新經濟區管理模式,通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以及建立統籌城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和管理機制等,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有望開啟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新里程,逐步成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中國沿海發展新一極。再則,就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長遠的戰略意義而言,對于策應維系中國南海廣袤海域的開發與國家合作,有著不可估量的重大意義。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