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欣賞]一座城市的風情
來源:本站原創 2009-08-30 00:39:45
一座城市的風情
當我第一次在課本上讀到《邊城》時,我還在浙江臨海的古城區里念高中。古城里有山,樹林茂密;古城有墻,城墻蜿蜒;古城有水,江水滔滔;古城有街,明清建筑夾街而立······在這樣的氛圍中,人很容易進入邊城的意境中,品味著一個時代,一座城市,一群可愛的人,一種純凈的氛圍。
課本中寫到:“黃昏照樣的溫柔,美麗和寧靜。但一個人若體驗到這個當前一切時,照樣地在這個黃昏中會有點薄薄的凄涼。于是,這日子就成為了痛苦的東西,翠翠覺得好像缺了點啥。”就在這樣一個平靜的讓翠翠覺得缺少點啥的邊城里,船總的兩個兒子同時愛上了孤兒翠翠。大老(大兒子)按照翠翠祖父的要求,選擇上門提親。祖父讓翠翠自己決定,但翠翠一直沒有明確表示。大老提親得不到明確回話,有得知弟弟二老也愛上翠翠,于是公平競爭,決定在月亮夜一起給翠翠唱歌求愛。二老先唱,翠翠在夢中被一種美妙的歌聲浮起來,仿佛到處飄著。”大老聽了二老的唱,知道爭不過弟弟,沒有唱,便坐新油船到河流下游去做生意了。翠翠的被二老的歌聲俘獲了,但是她不知道是誰唱的,后來祖父搞清楚了卻沒有明白告訴翠翠。后來翠翠明確表現出喜歡二老。但是這是傳來大老淹死的消息。船總雖然豪爽,但是暫時接受不了間接害死大兒子的女孩做二兒子的媳婦,給了翠翠祖父冷淡的回話。在這之前二老記掛著哥哥的死,又因得不到翠翠的理會(雖然她已經明確表現出她愛二老),又被家中逼著接受財主姑娘陪嫁的碾房,心里愛著翠翠,和父親吵了一架后離家出走。祖父在一個雷雨夜死了,留下翠翠,等待著二老的歸來。二老“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歸來。”
在沈從文娓娓動聽的講述中,湘西邊城的醉人的風情在讀者面前徐徐打開。在那些個平靜的帶著帶著點痛苦和憂傷的夏日,祖父總是欲言又止,總是扯到愛情和婚姻又當笑話扯開,翠翠漸漸情竇初開,卻又羞于告訴祖父自己的愛情,明白業裝不明白,也不好意思和兩個追求者直接接觸。試探接著誤解,我在沈從文緩緩的講述中,焦急地等待著一個美麗的結局。
在少年時代讀著這個帶著淡淡憂傷的愛情故事,自然會有很多的想法。純凈的愛情,祖孫間的親情,市民之間的互相關心的優良傳統和社會風氣,無不在感動著我。高一的我,更期盼著祖孫間更明確的交流,更期待著有情人早日終成眷屬。沉醉在美麗的湘西,沉醉在美麗的夏日,沉醉在迷人的愛情。
現在我到了青島,在大學里讀工科。在學校的圖書館里,完整地讀了《邊城》,高中時留在腦海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那個城市的氛圍,在我的腦海中漸漸活躍起來。
《邊城》人是這樣那么的純樸。翠翠的祖父,那個無比可愛的70歲渡船夫,因為是替公家撐船,拿了極其微薄的工資,便堅決不肯收客人好心送的錢。實在推辭不了,便買了上好的煙葉,給想抽的人抽;買了上好的茶葉,在夏天放了茶水,給路人解渴。老船夫上街買肉,屠夫不肯要錢,或者給他分量多點,部位好點,他都事先數好錢,一定要給錢。
《邊城》里的大人物船總,當年的軍人,是個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無論誰到此地,只要求助,莫不盡力助人。因為既明理明事,正直和平,又不愛財,于是在原來的德高望重的`執事人死后,被推選為處理糾紛的執事人,雖然他很年輕。
老馬兵,當年翠翠她娘的追求者之一,翠翠祖父的朋友,在翠翠最孤立無助之時,陪著翠翠,處理事情。想要把女兒嫁給二老的財主家人,也是待人彬彬有禮。街上的屠夫,碰見為他們撐渡船的老船夫,總是不愿意收錢。水手們見到老船夫,也總愿意與他分享外面帶來的東西。
《邊城》人是那樣忠于職守,翠翠爹當年因為不愿意對不起軍人的職責自殺了。老船夫幾十年如一日,守在渡口為大家服務。而且不管白天黑夜,充分考慮市民的需要,在某些節慶日子的晚上也撐渡船。翠翠在祖父死后,不愿意離開祖父的墳山太遠,于是接替爺爺的事業撐渡船。
《邊城》是個適宜居住的城市。近水人家都在桃杏花里,春天里只需注意,只要有桃花處就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秋冬來時,人家房屋在懸崖上的,濱水的,無不郎然入目。黃泥的墻,烏黑的瓦,位置永遠妥帖,且與環境非常協調,使人的感覺,非常愉快。每個傳統的節日,官商兵民聚在一起,賽龍舟,捉鴨子,放焰火,社會和諧。
沈從文在1943年做的序言中寫到:我要表現的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健康,優美,自然,又不背于人性的人生形式。
在沈從文揮灑自如的講述中,他的才華,締造了一個神話般的湘西世界:既有世外桃源般的人居環境,風土人情,人際關系,也有發達的商品貿易和足夠的內外界交流。
《邊城》是一首歌,一篇詩化的小說。在這個城市里,沒有戰爭,沒有惡霸,沒有薄情寡義的人,沒有小偷和騙子;這里也沒有饑餓,沒有過不去的痛苦;這里的人善良,又悲憫心和同情心,樂于助人,知恩圖報。這里平和安寧,遠離紛亂。
沈從文《水云》中提到,寫作《邊城》,靈感部分來自青島嶗山見到的鄉村女子和身邊新婦張兆和身上取得的了“生活的必然”和“性格上的樸素式樣”。這充分說明了,邊城鳳凰的風情和青島當年的風情有某種共同之處;鳳凰人和青島人在某些美好的性格方面,也具有共通之處。
時間離沈從文那個時代已經有些遙遠。但是人的美好性格和一個城市良好的傳統和氛圍,永遠具有發揚廣大的價值。現在,青島在努力建設一格國際性的大都市,它需要提高市民的素質和整個城市的文化氛圍和韻味。在這個浮躁的年代,重溫《邊城》,細細體味那里純樸善良渾厚的人,那里平和友好的城市氛圍。這對于建設一個味兒和諧的城市,是很有意義的。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