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欣賞]如何理解文中的重要詞句
來源:本站原創 2009-08-30 00:15:14
如何理解文中的重要詞句
《考試大綱》對現代文閱讀“理解”這一能力的要求是:(1)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指結合語境把握關鍵詞語的意義;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指結合語境對語句進行理解和闡發。所謂“重要句子”是指對文章主旨、情感、結構等起重要作用的句子,這些語句或意蘊比較豐富,或表達比較獨特,或結構比較復雜。
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一個系統性問題,理解能力與學生的知識儲備、生活經驗、思維能力等因素有關。但現實情況是,許多學生具備了相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卻仍然不能進行正確的理解。例如,我在教授《記念劉和珍君》一文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文章第三自然段中‘使它們快意于我的苦痛’是什么意思?”有三個學生來回答,但結果卻難以令人滿意。實際上,許多學生不能理解“使它們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的意思,就是因為不知道“它們”一詞所指的意思。魯迅先生在文中用“它們”而不用“他們”是很有意味的。“它們”是用來指稱不止一個事物的代詞,而不指稱人。如何確定“它們”一詞的準確含義,必然包含以下思維過程:“它們”指稱事物,而“它們”能快意于我的苦痛;能感到快意的當然是人,根據語境,可判斷“它們”指人;那么,這“人”又指誰呢?能對魯迅先生的苦痛感到快意的當然不是好人,從文中看,這“人”只能是那些鎮壓或誣蔑劉和珍等愛國學生的反動派了。有了這樣一個“連鎖性思考”,句意就豁然開朗了:此句是把矛頭指向那些鎮壓或誣蔑劉和珍等愛國學生的反動派,暗示“它們”以正義者的苦痛為快樂,真是無恥卑劣之極!
正確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可依照以下程序進行:(1)了解詞語的本義。(2)明確該詞語與本句中其他詞語的聯系,以確定該詞語在句中使用的是本義,還是引申義,或是比喻義。(3)結合本句之外的文意確定該詞語在文中的含義。例如對“白居易晚年已胸無渣滓”一句中的“渣滓”一詞的理解,語文素養高的學生可能一眼就能看出其含義,而對于一個中等語文水平或語文水平較低的學生來說,理解其含義就不那么容易了。如何分析推斷呢?還是要從詞的本義入手。“渣滓”一詞的本義是“物品提取精華后剩下的東西”,如“豆腐渣”“煤渣”等。顯然,“白居易晚年已胸無渣滓”一句中的“渣滓”并非其本義,應該是臨時的比喻義。從本句其他詞語與“渣滓”一詞的聯系來看,“胸無”二字限定了“渣滓”一詞的語義范圍是屬于思想范疇的。那么思想中的“渣滓”是什么呢?應是與思想中的精華相對的部分,即不好的思想,思想中的糟粕。對于晚年的白居易來說,他好靜信佛,看透了人生的功名利祿,已沒有了年輕時的那種追求功名利祿之心。因此,根據上述理解,我們就可把句中的“渣滓”一詞解釋為“追求功名利祿的思想”。
一般來說,句子是由詞語組合而成的(獨詞句除外),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意往往要從該句的關鍵性詞語入手。因為關鍵性詞語往往是理解句意的突破口(切入口)。對比較復雜的詞語及文句的理解是一個“連鎖性思考”的過程,“連鎖性思考”必然有一個思考的起點,而這起點往往就是關鍵性詞語。關鍵性詞語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詞語,它是文句中較難理解或處于關鍵性語法地位或作者有意強調的詞語。從關鍵性詞語入手,再聯系本句中的其他詞語,明確它們之間的關系,或聯系上下文,有時還要聯系文章之外的有關因素(如時代背景、人物經歷等),經過分析綜合推斷,就可理解或闡發句子的含意。如2006年高考重慶卷第15題:“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經成為一個符號’的含意?”其中“符號”一詞就是關鍵性詞語。“符號”的本義是一種“記號”或“標記”,它是事物本身的代號,而非事物本身。從該詞的本義出發,結合文章中“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經成為一個符號。人們把村落、村莊、鄉村等而視之,籠統解釋為農民們聚居的地方”“實際說,村落的真正意義,并不僅僅就是農民居住的地方這一點,村落應該還有一種精神,一種溫馨,一種微微的甘甜”等句子的意思,我們就可把該句的含意理解為:“村落的真正意義在今天被許多人淡忘了,似乎僅僅只是農民居住的地方。”
在現代文教學和復習備考中,教師應學會把正確的思維過程分解為若干步驟,給學生提供一個可操作的方法或范式,這樣就可逐漸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使學生形成遷移能力,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