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都要建“學業博客”
2009-08-29 16:20:37網絡資源
今年上高一的13萬學生請注意:年內你們將有一個自己的“學業博客”,這個“博客”的內容將會成為高招的重要參考。這是昨天記者從北京市教改工作會上獲悉的。
說白了,這個“博客”就是高中生成長記錄的電子版。本市高中為課改學生建設了“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化平臺,每位學生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網頁。
“學業博客”記什么
“學業博客”記什么?記錄你的平時成績、表現及個性發展狀況。內容包含:學生照片、自然信息、從新學期伊始的我、學期結束時的我、思想道德、學業成就、合作與交流、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綜合實踐活動、個性發展等方面內容。
上述內容可分為“過程性評價”和“高三學生鑒定報告單”兩部分。過程性評價不對學生進行橫向比較,可以是自我評價、他人評價、平時成績等。
“畢業報告單”彰顯個性
學生鑒定報告單相當于一份“畢業報告單”,在學生高三畢業時生成,是對綜合素質評價的扼要介紹,包括會考成績和個性特長記錄兩部分。會考成績按等級記錄。
個性特長記錄將成為每名畢業生區別于其他學生的特有項目,作為學生個性、特長發展的證明,包括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成果、各種獲獎證明、身體健康各項指數、參與各種社團活動的記錄和評語等內容。
北京教科院基教所常務副所長趙學勤介紹,“報告單”將最終以文本、電子兩種形式發給學生。
學生可以自己寫評語
每學期開始和結束時,學生都可以像寫博客一樣,登錄自己的網頁,記錄下當時最真實的狀態和感受,這部分內容就是“成長博客”中的“從新學期伊始的我”和“學期結束時的我”項目。
自我評價有望成高招參考
目前本市高中新課程已經開始1個月,13萬高一新生開始了模塊學習和修學分的高中生活。市教委副主任羅潔透露,三年后他們也將面臨全新的高考和錄取模式。
羅潔說,盡管目前課改后的高考方案還在研究制定中,但今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電子記錄,將與學生IC卡鏈接,在高考錄取時,與學生檔案一起提供給高校作為參考依據。
趙學勤說,僅靠高考成績錄取學生,方式比較單一,有了這些成長記錄,就能為高校提供更加合理、規范、透明的渠道,使有特殊才能和個性特長的考生更容易被錄取。
因此,學生在“博客”中的自我評價、推薦和介紹,也將會是高校錄取的參考信息之一。
家長也有權限上
學生家長也會獲得登錄權,在孩子的“學業博客”中,家長的評語和對孩子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的鑒定,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不過,家長只能看到一部分內容,寫的評語也只能在特定欄目中。
每個學科的老師,也都會有相應的用戶名登錄學生“博客”,用于記錄每階段該門學科課程成績。每科老師登錄后都只有打開自己所負責的學科領域部分的權限,成績填寫完畢后不能修改。
趙學勤強調,對家長和老師進行限制,是為了保證“博客”安全和隱秘性。每名學生也可自己設置“自評內容”的登錄密碼,做到內容的絕對保密。
“學業博客”年內開通
從今年8月27日起到10月,北京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及電子化平臺建設的相關培訓全部完成,目前該系統已經全部安裝到學校。今年內本市將完成初、高中新課程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化平臺的設計和安裝使用。
下一步,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電子檔案建設也即將啟動。
趙學勤昨天介紹,目前本市基礎教育階段在校學生人手一張電子學籍IC卡。即將啟用的北京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電子化平臺,將在高中階段擴大學生IC卡的使用范圍。今后,一張小小的卡片將完整記錄學生學習階段的各種信息。
學生IC卡還可以作為學生身份證明、公交卡和參觀博物館的記錄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