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物理備考(二輪)復習建議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29 10:10:28
2009物理備考(二輪)復習建議
1、充分發揮《高考大綱》、《考試說明》和高考試題的重要導引作用。
要深入學習認真體會《考試大綱》中所給出例題的典型示范作用以及其中所蘊涵的能力要求。并努力達到甚至超過它設立的標準。在2007年的《高考大綱》“題型示例”中給出了物理典型試題,都是近年來高考試題當中的選拔功能好,區分度高的代表性試題,應當在復習中給予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深刻領會高考命題的思路。復習每章之前,首先研究考試說明,明確本章有哪些考點,各考點的層次要求(哪些是Ⅰ級,哪些是Ⅱ級要求),然后解讀近幾年的高考物理試題,明確本章的考點中,哪些是考試熱點,哪些是考試重點,本章考點的命題方式,命題難易程度。在此基礎上,確定對考點的講授時間,應用范圍,拓展的深度和廣度,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突破需要的技能和技巧,做到有的放矢。高考試題是《考試大綱》要求的典型范例,具有強烈的指示性和重要的示范性,是把握教學的重要標尺。研究近幾年的試題,需弄清常考的、必考的、變化的知識點;實驗考查了哪些基本儀器的操作、使用以及如何考查設計性實驗;計算題的物理情景以什么背景材料切入,涉及到哪些重點和主干知識。通過認真研究,可以把握高考命題的基本趨勢。
2、立足課本、夯實基礎、構建學科知識體系
教師必須從整體上、從相互聯系上掌握物理學科內容,理解物理學科結構。這樣才能根據這一結構,理解和掌握每一章的結構,每一章、每一節、每一個實驗的地位和作用,進而才能根據學生實際,做到重點突出、聯系緊密、前后呼應、條理分明。理解各部分之間在知識和研究方法上的聯系,體會在解題方法的相同之處,不斷尋找在知識和方法的“同類項”,逐步合并這些“同類項”,最終實現“書越讀越薄”的目標。建立知識結構,使學生具備豐富的、系統的物理知識,逐步體會各知識點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的實質,抓住主干知識。打破章節界限,注重挖掘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通過專題教學形式,構建知識網絡。正確辨析各知識的基本概念及相互關系,提煉綜合問題的解題方法與技巧,能夠靈活運用物理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并能運用物理學知識解釋生產與生活實踐中的相關問題。
3、強化訓練,重視學生的能力和科學素養的培養與提高。
高考要考能力是不容質疑的,但是能力的培養不能靠題海,題海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是以對知識的理解為基礎,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我體驗,“悟”出來的。重要的是在運用概念、規律去認識題目給出的物理情景的過程中培養能力。我們只有緊緊抓住運用概念、規律認識題目的物理情景這個中心,才能做到靈活運用基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不斷反復的訓練,才能發展能力。我們還要特別注意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培養,其中自學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閱讀表達能力尤其要引起重視。閱讀、表達能力是現在學生的弱點,許多學生或者是對題目提供的信息看不懂,或者是不會表達分析討論的內容,或者是不會按照題目的要求進行表達(如說明理由)等。在復習中我們要特別注意這方面的要求和訓練。
4、重視物理實驗復習
近年高考試驗試題中考的原理,都是中學物理中最普遍、最常用的原理,但問題情境是新的,對同學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非常高,是拉開檔次,選拔優秀學生非常重要的考查手段,所以在復習中,對物理實驗應加以足夠的重視。
近年來高考物理試卷對實驗的考查,重點放在考查對實驗的思想、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和實驗儀器的使用上。所以實驗復習不能簡單地背誦條款,要落實到動腦動手上。
5、科學定位目標,突破專題復習
在第二輪復習中提倡專題形式為主,突出綜合能力培養;要根據物理學科特點,按相近內容,相似規律、相同方法歸類,定好專題,目標是構建知識框架,形成知識網絡。通過歸納概括,使知識系統完善、分類儲存;通過縱橫聯系,使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通過變式拓展,實現審題思路開闊,應試能力得到提高;通過對應比較,實現分析問題方法科學,解答問題渠道暢通;通過專題復習,使知識得到激活、能力得到升華。(建議專題:專題一運動和力、專題二動量和能量、專題三場與路、專題四電磁感應與力學綜合、專題五物理實驗、專題六“熱、光、原”專題)
6、要注意聯系實際,處理好熱點問題與學科知識的關系。
隨著高考的不斷完善,知識的應用越來越重要,聯系實際的試題也越來越多,因此,復習中注意要聯系現實生活、生產和社會實際,注意學科知識的應用。要關注熱點問題,但不要就熱點抓熱點。綜合試題中涉及一些熱點問題,是問題的切入點,但主要是用學科知識來解答。因此,必須抓住學科的主要知識,對學生進行學科思想方法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嚴謹的語言表述能力等。
7、研究評分標準,掌握應試技巧
解答物理習題的書寫操作規范:
注意訓練規范。解題不規范是分數提高的瓶頸。計算題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題中沒有給的物理量要有設定,字母表達的物理量要符合“習慣”,題中用到的公式、定理、定律要說明根據;題解要像“詩”一樣分行寫出,方程單列一行,要寫原式,不能寫連等式、變形式或綜合式。
物理題解表述的總原則
說理要充分,層次要清楚、邏輯要嚴謹,語言要規范,文字要簡潔。物理考卷表述詳略原則是物理方面要詳,數學方面要略。
什么是“必要的文字說明”
①對非題設字母、符號的說明。
②對于物理關系的說明和判斷。如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兩個物體用彈簧相連,“在兩物體速度相等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在彈簧為原長時物體的速度有極值。”
③說明方程的研究對象或者所描述的過程。即說明這是關于“誰”的、“哪個過程”的、“什么方程”。
④說明作出判斷或者列出方程的根據,這是展示考生思維邏輯嚴密性的重要步驟。
⑤說明計算結果正、負的意義,說明矢量的方向。
⑥說明結論或者結果,對于題目所求、所問的答復,特別是對于哪種“需滿足什么條件?在什么范圍內?”等一些開放性的設問,更要給出具體的說明。
8、復習誤區
1、盲目使用資料;盲目、被動地接受各地的模擬題;大量重復做題
2、忽視有針對性、主動地回歸教材和落實考點
3、未處理好知識復習與能力提升的關系
4、身心過度疲勞,心理壓力過大。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