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第二輪復習建議:辨什么
2009-08-28 14:40:06網絡資源
高三語文第二輪復習建議:辨什么:辨別意象、詩眼、基調、風格流派
1、意象:古代詩歌中的意象數不勝數,學生要熟悉常見意象的一般象征意義,如折柳代表離別,落花傷春、望月懷遠、秋風肅殺、松柏延年、歸雁思鄉、梅蘭竹菊喻君子……這些內容要注意在平時積累。
2、詩眼:全詩的主旨所在,如杜甫的《江村》一詩中,一個“幽”就領起了全詩。
3、基調:即詩人在作品中借助意象表達的喜、怒、哀、樂感情。對此把握不準會影響對全詩的主旨的理解。如杜甫的《旅夜書懷》中“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景象壯闊,但全詩表達的是詩人漂泊無依的孤獨之情,其基調是悲涼的,此聯恰為以樂景襯哀情。
4、風格流派:詩歌風格是指詩人作品中呈現的藝術特點,如李白的飄逸,杜甫的沉郁頓挫,“蘇辛”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約,杜牧的俊爽等。不同風格的詩人在創作中選取的意象不同,寫作的內容也不同。
高三語文第二輪復習建議:析什么:主要指分析技巧。如抒情方式、修辭方法、寫作手法。
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就是直接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楊炯的《從軍行》“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就是直接抒發了參軍殺敵報國的愿望。間接抒情則包括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寓情于事等。寫景、抒情是古代詩歌中最普遍的表現內容,古人的送別詩、閨怨詩、羈旅詩、田園詩中都有大量的景物描寫,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總是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所以首先要能夠區別詩中的寫景和抒情,在古典詩歌中,景與情的關系比較復雜,而詩人處理情景關系是創造意境的關鍵。2005年高考全國卷中考到此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