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體被發現并取名為“超級行星狀星云”
2009-08-28 10:08:33網絡資源
日前,澳大利亞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新天體,叫做“超級行星狀星云”
據《每日科學》報道,日前由西悉尼大學教授米羅斯拉夫(MiroslavFilipovi)領導的一支澳大利亞和美國科學家共同組成的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新天體,他們稱之為“超級行星狀星云”。他們還將這一發現刊登在《皇家天文學會的每月公告》上。
研究小組在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旗下的澳大利亞國家望遠鏡中心射電望遠鏡的幫助下,對銀河系旁邊的麥哲倫星系進行觀測,發現15個特殊的“超級行星狀星云”。
據悉,行星狀星云實質上是一些垂死的恒星拋出的塵埃和氣體殼,直徑一般在一光年左右。一般由質量小于太陽或等同于太陽的恒星,在其演化末期核心的氫燃料耗盡后,不斷向外拋射的物質構成的。現今發現的行星狀星云都是在比太陽小的恒星周圍發現的,而新發現的“超級行星狀星云”則應該由大型恒星拋出的塵埃和氣體殼組成,它們具有異常強烈的射電源。
研究小組認為,新的發現將幫助解決行星狀星云所謂的“質量丟失”問題。科學家到目前為止發現的行星狀星云都在太陽質量的0.3到0.6倍之間,新發現的行星狀星云質量比太陽的要高,估計為太陽的2.6倍。而這些行星狀星云應該與較大型的恒星有關,這些大型的恒星質量超過太陽的8倍。
羅斯拉夫表示,這一發現使他們感到震驚,“沒人想到我們可以用現存的射電望遠鏡觀察到這些物體,3年前我們就留意它們,到現在才最終確認它們為行星狀星云。”15個超級行星狀星云中,有一些亮度比任何在銀行系所發現的行星狀星云的亮度都要大,但要對它們進行更詳細的觀察,有賴于未來在澳大利亞西部沙漠建造的更高級和先進的射電望遠鏡的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