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人生完美清單(二)
2009-08-27 22:13:41網絡資源
英國:堅持?還是放棄
偉大的莎士比亞畢其一生來思考一個問題:to be,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而今,處在三分之一人生的英國女人也同樣困惑,她們關注的更多的是自身的職業設計,思考著應該堅持,還是放棄。
英國女孩從小就是把興趣作為職業的方向,而當她們長成大姑娘時,又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這份工作是不是我要的?我是否更新一張職業規劃圖?或者我的興趣改變了?二十八九了,已經不是剛出校園時充滿幻想的好奇女生,在真實的社會里摸爬滾打了好幾年,怎樣才能在越來越陡的職業階梯上更上一層樓呢?
每天她們的大腦被這些問題充斥著。一個名叫瑪麗的28歲女孩說,在24歲時她實現兒時的夢想當了一名律師。“我一直很努力想一生為此奮斗,我的家人也為我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然而兩年后,我捫心自問,就這樣了嗎?突然意識到在法律界從業并不是我內心最期望得到的,我應該去挖掘真實的感受!一年前我外出旅行6個月,而現在我準備到一所學校任高中教師。很幸運我能及時醒悟,如果那時還糾纏在律師這塊雞肋上,現在的我一定痛苦不堪。”那么,這就是“right job”嗎?或許等到下一個生日的時候,瑪麗會感到又一次的困惑。
28歲的英國女孩中82%認為:我比10年前更漂亮了,70%認為:我比20歲時更自由。
日本:突擊1/3人生憂郁癥
從日語舶來的“過勞死”已經不是什么新詞,日本女性雜志《30歲》最近“炒作”的新詞語“PU-TI-U-TU”翻譯成中文就是一種憂郁癥。不過這種憂郁癥的易感人群是28-30歲的女性,所以可以叫做女性的1/3人生憂郁癥。
據調查,在日本大都市中生活、工齡超過8年的女性,90%都或輕或重地患有此病。于是,該雜志義不容辭地把編輯們組織成突擊隊,在讀者中針對這種現象作了仔細分析。結果發現,越是精英女性患病比例越高。起初感到頭痛、肩膀酸痛,然后是身體中較弱的器官表現出不適,繼而擴大到其他部位,當然也影響到神經系統。但是到醫院檢查,卻發現不了任何器質性病變。
《30歲》綜合了心理內科醫生、健康咨詢專家的意見,診斷如下:1/3人生憂郁癥是長期從事高強度腦力勞動的結果,是大腦長時間超負荷運轉,保持高度興奮,使交感神經總是處于緊張狀態,破壞了神經系統平衡造成的。
1/3人生憂郁癥的輕度表現為喜歡自言自語,易疲勞,這時應該保證休息和睡眠,在連休日安排些輕松的人際交往活動,注意全面攝取營養;中度表現為身體出現輕度不適,莫名奇妙地產生孤獨感,這時應該對出現不適的器官對癥下藥,予以調理,接受適當的心理治療;重癥表現為幾乎每2個小時從睡夢中驚醒一次,身體出現明顯痛感,孤獨感加重,這時就要堅持接受心理治療,徹底改變生活,有必要的話辭掉工作,長期靜養。
28歲的日本女孩中
78%認為:我比10年前活得更充實了,但很辛苦
84%認為:我還是應該結婚,因為我管理男人的能力遠比管好自己或工作的能力要強
我的故事
柴鹿:28歲,歌詞作者
在這個物質時代,我對物質的欲望卻變得越來越少。厭倦了那種“辛辛苦苦賺錢,愁眉苦臉花錢”的日子,我只想過精神放松、徹底自由的生活。我的生活基調是灰色的,或許在某個時期會有漸變,由深灰變成淺灰,但總逃不脫灰的色調。
從去年11月份開始,我就不工作了。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自己無法進入工作狀態。我最后一個工作是一家房產公司的文員,面對著周圍盡是比自己小四五歲的同事,恐慌極了,心里有說不出的自卑感。這種自卑和工作能力無關,僅僅是年齡的壓力——這么大了,還和這幫小孩子站在一個起跑線上!
伊鐸:28歲,教師
28歲了,我沒真正談過一場戀愛。
我不是單身的堅決擁護者,但婚姻也決不能湊合。我渴望有一場轟轟烈烈、忘我的戀情。愛的程度可以不一樣,但兩個人一定要相愛。
因為太自戀,太想保護自己,在情感的問題上一直過于清醒和理智。我不相信互補的愛情,性格相反的人是沒有吸引力的,沒有吸引力怎么會愛上呢?生活還是很美好的,熱情與激情無處不在,寂寞與空虛誰都會有,不一定僅僅需要用愛情來填充,我寧愿用另外的方式去排解。
李沛虹:28歲,電臺DJ
困惑,不只因為有車,更因為是年輕女人。有車的女人,如果年輕漂亮,人家不免要猜想,這車怎么來的?男的拐彎抹角地打聽:多少錢?分期付款還是一次付清?女的則單刀直入:哪個大款送的?也難怪別人好奇,中國男人還不是個個開車呢,一個年輕女人靠什么?于是美女、香車、大款組成的故事在每個人的頭腦里展開了。
我的一位女友,各方面條件沒得說,可介紹給她的男士多數見過一次就沒有下文了。人家托介紹人委婉地告訴她:你都有車了,我哪兒配得上你呀。女友憤憤不平,下次找個開好車的!可王老五也不是路邊的石頭,哪有那么好找。
韓茳:29歲,注冊會計師
看我外表一副強筋壯骨的樣子,誰也不會相信我是個病簍子。5年前,我在夜以繼日進行高級注冊會計師的奮戰之后,意外發現頭頂有指甲蓋大小的硬斑禿,開始也沒留意,以為只是單純的脫發?墒巧l的藥外用的、內用的全用遍了,卻一點效果也沒有,反而面積更大了,身上還出現了增厚的白斑。
后來看了很多家醫院之后,被確診為硬皮癥,一種能把人變成石頭的病。目前這種病的病因還不是很清楚,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沒有什么特效藥可以根除,一般是采用保守、控制的療法不讓病情呈彌漫狀蔓延,累及心、肺、腎、消化道等內臟器官。專家說有一點是可以確信的,這種病和長期的重度的壓力、緊張有直接關系。
這不亞于給我判了死刑,一年來身體感到越來越糟糕——心臟病、關節炎、肝脾腫大一齊襲來。丈夫從沒嫌棄過我,反而給了我溫暖的關懷,但這讓我更加內疚。結婚5年了,為了我的病一直沒敢生孩子。眼看著身體越來越差,我真的很怕做母親對于我來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應梅:30歲,室內裝飾設計師
你要不提年齡這碼事兒,我還真沒想過自己快30了。有3年沒正經過過生日了,兩
次在工地上監工,一次在外地跑業務。我們的工作可不是空調下畫畫圖紙做個預算就完活兒的事。付出的艱辛太多了,但是辛苦這4年,已經攢下小20萬,全拿給老家的父母買了寬敞的樓房。街坊鄰里都羨慕,我這做女兒的在外面也不會為難以盡孝而愧疚,自己倒是一直在北京租房子住。想買套"非常男女"什么的,沒錢了,是一愁;老大不小的,沒嫁,也算一愁。再有兩三個月,我的裝修大單子拿下來,就是合伙人了,算是一樂,我的奮斗得到了階段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