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5月20日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27 20:31:30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誕生(1799年)-----
巴爾扎克(1799-1850),法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的偉大作家。1799年5月20日出生于中產階級家庭。
他最初寫悲劇未獲成功,改寫小說也未引起人們的注意。
1829年寫作的《朱安黨人》和《婚姻生理學》才為他贏得名聲!吨彀颤h人》是《人間喜劇》的第一部。
1834年他沒想把全部作品納入一個總的計劃,以構成一個整體。他創作的特點是讓同一個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復出現,使他們在讀者心目中成為一個完整的形象。這種手法開創現代多卷連續性小說的先河。他另一特點是寫真人,特別是他熟識的婦女,作為原型,成為作品中的人物。
1829-l847年寫了小說和隨筆9余余部,其中主要的有:《高布塞克》、《驢皮記》、《夏培上!、《鄉村醫生》、《歐也妮·葛朗臺》《高老頭》、《對于絕對的探求》、《幽谷百合》、《賽沙·皮羅多興衰記》、《幻滅》、《攪水女人》、《農民》、《貝姨》、《邦斯舅舅》等。
1850年8月18民在巴黎與世長辭。
第二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1900年)-----
1900年5月20日至10月28日在法國巴黎舉行,歷時5個多月堪稱是一次“馬拉松”式的運動會。運動會與世界博覽會同時舉行,組委會將比賽項目按博覽會工業類別分在16個區域進行,此次運動會實際上成了博覽會招攬觀眾的體育表演。有21個國家1330名運動員參賽;其中有11名女運動員。突破了古代奧運會和現代第一屆奧運會不許女子參加的禁令。由于本屆奧運會受世界博覽會的沖擊,組織者也不予重視,會后沒有正式總結,以致本屆比賽情況,只能見諸當時報刊的記載。
影星詹姆斯·史都華出生(1908年)-----
1908年5月20日影星詹姆斯·史都華出生于美國。他的一生有無數值得人們敬仰和懷念的高尚品格,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演員生涯中,他是正派、誠實的普通人的化身,是“好萊塢明星最完美的楷模。”二戰期間,他是好萊塢第一位入伍的名演員。由于戰功顯赫,艾森豪威爾元帥親自授予他空軍準將軍銜,他是好萊塢所有參戰人員中唯一榮獲將軍軍銜的電影明星。他從1935年初登銀幕不久,即主演了《浮生若夢》、《后窗》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影片。他是位多戲路的演員,一生演了70部影片,除了喜劇片、戰爭片、傳記片外,還拍有許多懸念片、西部片等。他無論與哪位演員配戲都努力學其長處。他平易近人,正直善良,深受人們衷心愛戴。1985年,他被授予奧斯卡特別獎,以表彰“他50年來令人難忘的表演和銀幕上下一貫崇高的理想。”
主要作品:
費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1940)第十三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史密斯先生走入華盛頓(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1939)第十二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IT'S A WONDERFUL LIFE)(1946)第十九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哈維(HARVEY)(1950)第二十三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安妮·弗蘭克的日記 (ANATOMY OF MURDER)(1959)第三十二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戴季陶身陷文字獄(1912年)-----
1912年5月,財政總長熊希齡接受銀行團墊款,簽訂允其監督財政的《監視開支暫進墊款章程》。輿論大嘩,群起攻擊熊希齡賣國。5月20日,戴季陶在《民權報》上發表署名“大仇”的短文,題曰《殺》。全文曰:“熊希齡賣國,殺!唐紹儀愚民,殺!袁世凱專橫,殺!章炳麟阿權,殺!此四人者中華民國國民之公敵也。欲救中華民國之亡,非殺此四人不可。殺四人而救全國之人,仁也;遂革命之初志,勇也;慰雄鬼在天之靈,義也;弭無窮之后患,智也。革命初成,不少健兒,以全國之國民而無人敢誅此四賊,以救全國人民之生命財產,以保五千年之榮譽之歷史乎?吾殊不敢以此誣我國民也。”
22日午后4時,租界巡捕房以“鼓吹殺人”為由,拘捕戴季陶入獄。同牢監犯問戴季陶因何被捕,戴慨然說:“蒼頡造字累我,鴉片條約病我,”“我住租界,我不作官,我弱,我為中國人,有此種種原因,我遂來此矣。”當晚,其妻子探監,勉勵說:“主筆不入獄,不是好主筆。”翌日上午,此案開庭審理,戴季陶被交保釋放,改期再審。
周逸群遭伏擊犧牲(1931年)-----
1931年5月20日,湘鄂西紅軍和革命根據地主要創建人周逸群,在湖南岳陽賈家涼亭附近遭國民黨軍伏擊犧牲。
周逸群1924年10月入黃埔軍校。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代戰爭中.在賀龍部隊中先后任師、軍政治部主任。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任第二十軍第三師師長。1928年1月,奉中共中央指示,與賀龍等組成中共湘西北特委,到湘鄂西地區組織革命武裝,參與領導荊江西岸年關暴動。3月在桑植發動湘鄂邊武裝起義。4月到沙市開辟洪湖革命根據地,組織鄂西特委,任特委書記。1930年1月任紅六軍政治委員,7月任紅二軍團政治委員兼中共紅二軍團前委書記。同年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代理書記兼湘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主席。
陶爾斐斯當選奧地利總理(1932年)-----
1932年5月20日,奧地利也有了一位新的溫和派領導人。然而與法國新總統阿爾伯特·勒布倫相比,他的基礎就薄弱多了。恩格伯特·陶爾斐斯經過兩次努力后,才獲得多數票。他在國會里只比反對黨多出一票。
陶爾斐斯總理力量的核心在于他的少數派基督教社會黨。他和所謂的愛國陣線結成聯盟。他第一次組織政府的企圖受挫,由于他忽視了其他黨派,因而代表們的“國民經濟陣線”拋棄了他。
陶爾斐斯曾當過農業部長。在前任總理卡爾·布列希于最后一次選舉中無力得到多數票之后,他被提名組織新政府。
日軍血腥殘殺昔陽百姓(1940年)-----
1940年5月20日早晨,山西昔陽縣城外西河邊,人們看到那里尸橫成堆,血流滿地,狼狗撕肉,老雕啄骨,那是日偽軍屠殺的300多名群眾的尸骨。
從5月1日起,昔陽縣日偽軍在城中進行了“清共運動”。憲兵隊、警備隊、警察所、特務漢奸等全部出動,把縣城各偽機關、高孝新民小學等團團包圍,將被捕者拖進憲兵隊。第二天又將城關附近村莊維持會的代表、小學教員及其他知識分子成批地捕到縣城,不問青紅皂白,統統以“通匪”罪名拖到縣城西河活埋。日軍首次“清政”,就活埋了100多人。日軍接著搞“內部清共”,其方針是“鞏固城周圍十五里地以內,摧毀十五里以外”。根據這一方針,日軍和漢奸特務進村按預定名單捕人回城。每批抓夠10個20個人時,乘夜深人靜,拉到西河預先挖好的坑邊,刺殺埋掉。
日偽連續對昔陽“大活動”三次,加上“內部清共”,先后共屠殺和活埋群眾達300余人。
南京發生“五·二○”事件(1947年)-----
1947年5月20日,南京發生軍警毆打學生事件,5月20日,南京、上海、蘇州、杭州地區16所大專院校學生6000人在南京組成請愿團,提出挽救教育危機等五項要求,舉行示威游行。游行隊伍向正在舉行“國民參政會”的“國民大學堂”迸發時,遭到國民黨軍警鎮壓。破木棍、鐵棍、皮鞭打傷的學生有 100多人,重傷19人,20多人被捕。
同日,天津南開大學、北洋大學等院校的學生舉行反饑餓反內戰大游行,在示威中受重傷7人,輕傷46人;北平示威游行學生決議北京大學紅樓廣場為“ 民主廣潮。此前于本月4日,上海各校學生與市民舉行反內戰、反饑餓示威大游行,遭國民黨政府軍警鎮壓,同一天,南京中央大學教授會發表宣言,提出調增教育經費及薪金。13日,學生罷課支持教授會,并要求提高學生伙食費標準。北平、天津、濟南等城市師生相繼舉行罷課、罷教,要求增加公費、革新校政和調整教師待遇。18日,國民黨政府頒布《維持社會秩序臨時辦法》,嚴禁10人以上的請愿、罷課和示威。這次反內戰、反饑餓、反暴行的學生運動遍及18個大中城市。
22日,九三學社聯合北京大學教授王鐵崖、沈從文、周作人、俞平伯等31人發表宣言,說這幾天學潮蔓延全國各地,而政府當局業已決定斷然處置辦法,使我們深深憂慮此后的發展將更險惡,而至無法收拾。目前各地青年學生之反內戰、反饑餓,以及要求教育改革的運動,純是由于不滿政治現狀和在困難環境中感覺苦惱的必然現象。唯有改變現實,才能平息他們的不滿。推誘與壓制則結果適得其反。
《應當重視電影的討論》發表(1951年)-----
電影《武訓傳》是一部反映清朝末年乞丐出身的武訓辦教育的歷史傳記影片,孫瑜編導,昆侖電影公司拍攝。1950年12月,影片上映后,上海、北京等地報刊發表了不少贊揚武訓和《武訓傳》的文章。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毛澤東撰寫的《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嚴厲批評了對武訓及電影《武訓傳》的贊揚,全國各地報刊紛紛轉載并發表文章,形成了建國后文化思想戰線上的首次批判運動。7月23日至28日《人民日報》連載的《武訓歷史調查記》、實際上為這次批判作了總結。
米拉大叔的生日(1952年)-----
羅杰——米拉在1994年世界杯上創造了歷史,成為了世界杯決賽階段年齡最大的參賽球員,他以42歲“高齡”在對俄羅斯的比賽中替補上場出任前鋒,并攻入一球。在4年前的意大利,米拉便以他獨特的慶祝方式——圍著角旗跳舞而聞名于世。在那屆世界杯上由于米拉出色的發揮,喀麥隆隊打入八強,他也成為第一位兩次當選非洲足球先生的球員。米拉第一次獲此殊榮是在1976年。5年之后在世界杯預選賽中米拉打入6球,帶領喀麥隆隊歷史上第一次闖進了世界杯決賽圈。
在俱樂部方面米拉更偏愛法國球隊,他分別在1980年和1981年代表摩納哥隊和巴斯蒂亞隊奪得法國杯賽冠軍。
魁北克省公民投票反對脫離加拿大(1980年)-----
1980年5月20日,魁北克省的公民今天投票激烈地反對把這個主要說法語的省從加拿大聯邦分裂出來。對加拿大總理皮埃爾·埃利奧特·特魯多與魁北克省自由黨領導人克洛德·瑞安來說,這一投票結果是一場勝利。在強烈反對分裂方面,兩人都已做出諾言要致力修改加拿大憲法?笨说慕y治力量未能贏得魁北克620萬居民中占80%的說法語的選民的大多數選票。大約54%說法語的選民在投票中同不講法語的少數選民一起投了反對票。
薩哈羅夫為其妻尋求政治避難(1984年)-----
1984年5月20日。上月,蘇聯持不同政見者安德烈·薩哈羅夫向英國在莫斯科的外交官們遞交了信件。在信中,他請求允許他的妻子在美國駐蘇大使館政治避難,并公開了他的絕食計劃。這位物理學家、持不同政見者,還強烈要求允許他的妻子葉連娜·博納去美國接受心臟病治療。
來自莫斯科的報道表明,博納有可能因被蘇聯官員稱之為“搞反蘇活動”的罪名而被捕。博納曾宣傳她丈夫的斗爭,包括他的絕食斗爭。有人認為蘇聯將矛頭指向博納是企圖轉移人們對薩哈羅夫的注意,造成公眾對這對夫婦的鄙視。
鄧小平提出反對資產階級資產階級自由化(1985年)-----
1985年5月20日,鄧小平同陳鼓應談話。鄧小平說,我們大陸堅持社會主義,不走資本主義的邪路。社會主義的特點,就是創造的財富,第一歸國家,第二歸人民,不會產生新的資產階級。
他說,國家拿的這一部分也是為了人民,用來搞教育,搞科學,也搞點國防;更大部分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崇拜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自由”,否定社會主義,這不行。中國要搞現代化,絕不能搞自由化,絕不能走西方資本主義道路。對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并且觸犯了刑律的人,不嚴肅處理是不行的。因為他們搞的這一套無非是大鳴、大放、大字報,出非法刊物,實際上是一種動亂,是“文化大革命”遺留下來的作風,不能讓這股風刮起來。
中國要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要發展社會主義經濟,要實現四個現代化,沒有理想是不行的,沒有穩定也是不行的。沒有一個穩定的環境,政治動亂,不安定,就不可能從事社會主義建設。
他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實行開放政策,同時也要求剎住自由化的風,這是相互關聯的問題。不剎住這股風,就不能實行開放政策。自由化思潮一發展,我們的事業就會被沖亂?傊粋目標,就是要有一個安定的政治環境,沒有安定的政治環境,那就一切都談不上。治理國家,這是一個大道理,要管許多小道理。那些小道理或許有道理,但是沒有這個大道理就不行。
馬思聰逝世(1987年)-----
馬思聰(1912—1987)中國作曲家、小提琴家。廣東海豐人。1923年赴法國。翌年入南錫音樂學院主修小提琴。后入巴黎音樂學院深造。 1929年回國。1930年再赴法國,從畢能蓬學習作曲。1932年創辦私立廣州音樂學院并任院長。抗日戰爭爆發后曾任云南中山大學教授、重慶中華交響樂團指揮。1946年應邀任臺灣交響樂團客席指揮,演出所作《第一交響曲》。后在滬、穗、港等地從事音樂活動。建國后,歷任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院長及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等。1967年后僑居美國費城。前期的作品有《第一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內蒙組曲》(原名《綏遠組曲》、包括《史詩》、《思鄉曲》、《塞外舞曲》、《祖國》、《春天》等。建國后,作有《第二交響曲》、管弦樂《山林之歌》等。僑居美國期間作品有舞劇《晚霞》、歌劇《熱碧亞》、管弦樂《阿美組曲》等。
李登輝在臺灣宣誓就任第八任“總統”(1990年)-----
李登輝于1990年5月20日上午在臺北發表了“總統”就職致詞。
李登輝在致詞中說,“臺灣與大陸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所有中國人同為血脈相連的同胞”,“中國的統一與富強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期盼”。這是符合海峽兩岸人民的共同認識的。
李登輝在談到與大陸的關系時表示說,“愿以對等地位建立雙方溝通管道,全面開放學術、文化、經貿與科技的交談”,但又重復提出不可能實現的先決條件,要大陸改變政治經濟、承諾不使用武力和“不阻撓”臺灣當局“開展對外關系”。李登輝無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這一舉世公認的事實,聲稱“中華民國為一獨立主權的國家”,“今后必將以更主動、務實的精神,拓展國際活動的空間”。這實際上是在推行“一國兩府”,制造“兩個中國 ”。李登輝還說,“希望能以最短時間,依法宣告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但是他又說“此一艱巨的工程不是一日可及”,要“以二年為期逐期實現”。
伊利埃斯庫當選羅馬尼亞總統(1990年)-----
1989年12月,羅馬尼亞政局動蕩,總統齊奧塞斯庫被逮捕處死。救國陣線委員會宣布成立,接管一切政權。1990年5月20日,羅馬尼亞舉行大眩新當選的國家總統是伊利埃斯庫。他生于1930年,曾擔任羅共青團第一書記,羅共中央書記。1979年被解除黨內職務。1989年12月當選為救國陣線委員會主席。
安理會通過伊拉克賠償科威特損失的決議(1991年)-----
1991年5月20日通過了692號決議,為伊拉克賠償在占領科威特期間所造成的損失規定了總的輪廓。
這項由美國和英國起草的決議是以14票贊成、1票充權獲得通過的。決議對聯合國秘書長提出的伊拉克應向賠償基金交付的賠償數額表示歡迎。據西方國家的官員說,聯合國秘書長建議的最高數額為伊拉克石油出口收入的40%至50%。
美國官員一直要求規定伊拉克向賠償基金交付的賠款額占它石油出口收入的50%,但許多西方國家認為25%左右比較合理。某些發展國家則認為,5% 至10%比較公正。伊拉克駐聯合國大使安巴里譴責安理會的這一決定是“非法”的,是違犯了聯合國憲章。但是他表示伊拉克將遵守這一決議。
陳百強因吸過量藥物昏迷不醒(1992年)-----
1992年5月20日,香港紅歌星陳百強被發現在港島岸山寓所昏迷,隨后由其家人緊急送入醫院搶救,有消息來源稱,陳百強的生命已接近無可挽回的地步,其腦細胞已經死亡,但心臟仍在跳動,靠儀器維持著呼吸,香港著名的瑪麗醫院正組織專家盡最后的努力。
對陳百強為何昏迷入院,醫院及陳的家人諱莫如深。但據香港最新消息稱,陳曾用鼻吸食某種藥物,但吸食太多以至出事,在送往醫院途中,陳休克三次,其腦部已經腫脹,壓著腦干,瞳孔也已放大。院方抽驗了他的血進行化驗,有關人士懷疑陳百強服用了多種藥物。目前,陳已無知覺,身體也已開始腫脹。
1993年10月25日,昏迷一年半的陳百強于上午十時病逝,終年35歲。
楊曉霞捐獻治療余款(1997年)-----
1994年來京尋求醫助的山東姑娘楊曉霞,簽署了志愿書,把社會各界捐助她治療的余款45萬元捐贈給宋慶齡基金會。
1994年底楊曉霞患罕見的肢體潰爛癥來京求治,難以抑制住的潰爛感染給中國醫療界帶來難題,也引起社會各界的醫療援助和強烈關注。
社會各界給予面臨病痛和就醫費用難題的楊曉霞以極大的關注和支持。捐款總額87萬多元,使得這來自山東臨邑鄉村的農家之女順利地支付32.56萬元的巨額醫療和輔助性治療費、安裝和維修假肢費2.54萬元,而且還獲得住院生活補助0.99萬元,預留住院備急周轉金l萬元并630美元,以及截膠后 11年包括初高中各3年、大學5年的殘疾補助金4.86萬元。
除上述合理必要的花銷外,社會捐款總額中還剩余45萬元。這筆善款如何使用,成為繼楊曉霞救治之后的又一個社會關注的熱點。
為保障這筆善款的管理和使用,社會各界代表包括楊曉霞監護人、其家鄉政府、新聞單位、捐款者、醫院五方組成“楊曉霞救治金管理委員會”,還聘請了法律顧問和審計師,并做社會公證。
對此,楊曉霞一家多次明確表示,這筆善款“來自于社會,用于社會”。記者曾數次前往山東采訪治愈后回鄉的楊曉霞,穿的還是北京人熟悉的、在京時好心人捐贈的衣服,父親楊占軍重拾農家人的活計,種地、養雞、搞小加工做月餅。上月28日,楊曉霞一家終于了卻了這份心愿,與宋慶齡基金會的法定代表人、副主席兼秘書長馬聯玉簽署“楊曉霞救治金余款轉贈協議書”。
楊曉霞希望,通過把45萬元轉贈給這樣的組織,可以救治更多患育疑難病的小弟弟小妹妹們,以表達全家對社會千千萬萬好心人的回報。
據了解,依據這筆45萬元的贈款,宋慶齡基金會專設“少年兒童疑難病癥基金”,在此基礎上接受海內外社會各界的捐款。該基金的增值部分用于對少年兒童疑難病癥患者的救治,以及對這方面科研、防治有突出貢獻的人士的獎勵。
感受社會真誠援助的曉霞,在轉贈志愿書上還呼吁:希望更多的人關心和支持少年兒童疑難病癥的救治事業。
亞洲電影稱雄第五十屆戛納電影節(1997年)-----
舉世矚目的第五十屆戛納電影節于北京時間1997年5月20日凌晨在法國戛納落下帷幕,各項大獎均有歸屬。
經過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戛納電影節已成為全球電影人一年一度最大的盛典,并有電影的“奧運會”的美譽。本屆戛納電影節適逢五十周年大度,因而格外引人注目。最終評選結果表明:亞洲電影成了本屆戛納電影節最大的贏家。由日本著名導演今村昌平執導的影片《鰻魚》和伊朗影片《櫻桃的滋味》并列榮獲大獎 “金棕櫚獎”,香港導演王家衛因執導《春光乍泄》一片而榮獲本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另外,在華裔導演李安執導的《冰風暴》一片中出任編劇的詹姆斯·薩默斯獲得了最佳電影腳本獎。除了亞洲電影的巨大豐收之外,歐美演員包攬了最佳男女演員獎,美國男演員西恩·潘因主演《她是如此可愛》一片榮登影帝寶座,當選影后是英國演員凱瑟·布洛克。
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2002年)-----
當地時間2002年5月20日零點(北京時間19日23時),聯合國對東帝汶兩年半的管理正式結束。隨著聯合國旗幟徐徐降下,東帝汶國旗慢慢升起,本世紀第一個新生國家——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正式誕生了……
1642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帝汶島。與此同時,荷蘭殖民者也占領了帝汶島周圍的各大群島。1859年,葡荷達成“瓜分帝汶島”的條約,帝汶島東部劃歸葡萄牙統治,西部歸荷蘭。
1975年,葡萄牙殖民者從東帝汶撤出。同年12月,印尼軍隊占領東帝汶。
1976年,印尼單方面將東帝汶劃入印尼版圖,將其視作它的第27個省。在印尼統治期間,約有20萬東帝汶人喪生于印尼的軍事鎮壓和饑荒。
1978年,澳大利亞承認印尼對東帝汶的統治,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承認印尼對東帝汶統治的國家。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大都不承認印尼對東帝汶的統治。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使陷入內外交困的印尼前總統蘇哈托被迫下臺。1999年1月,新總統哈比比突然改變對東帝汶的政策,宣布如果東帝汶不愿接受自治,可以允許東帝汶獨立。哈比比此舉引起了印尼國內新一輪的流血沖突。
1999年8月30日,在聯合國的監督下,東帝汶舉行全民公決,45萬名東帝汶人參加了投票,其中78.5%的人反對將東帝汶作為印尼的一個自治省,認為應當結束印尼長達23年的軍事統治。由于公民表決引發沖突,當年10月,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東帝汶。
2002年4月14日,古斯芒當選為東帝汶首任總統。
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獨立建國。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