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真的存在過嗎?一個英國科學家的尋龍之旅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27 19:14:59
不僅在古代中國,龍是最重要的圖騰之一,而且在英國與加拿大也流傳著關于龍的故事。這種神秘的動物為什么總是出現在世界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中呢?
英國曼徹斯特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菲爾·曼寧認為,龍與恐龍淵源頗深,龍或許也是生物進化史中未被發現的一個環節,古人或許曾發現這種古老物種的化石,根據化石而推斷生物原貌,并作為集體記憶流傳下來。為了證明自己的推斷,曼寧展開了一次針對神話傳說的考古活動。
他找到了龍曾經存在過的證據嗎?
龍是我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早在石器時代,先民們就開始以龍為圖騰祈福禳災。雖然龍誕生于先民對自然的畏懼以及對勇力的神往心理,是一種虛無的象征,但時至今日,龍文化已滲透到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很多方面。而且,這種富有神奇色彩的動物,還使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英國曼徹斯特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菲爾·曼寧就是其中之一,這是因為歐洲也有關于龍的傳說。
在大不列顛島,許多人都對這樣一個歷史故事耳熟能詳,出生于公元3世紀中期的巴勒斯坦人喬治,在任古羅馬騎兵的統帥時,曾殺死一條巨龍,龍血濺地,呈十字形,并成為12世紀東征的十字軍的守護神,白底紅十字的“圣喬治旗”也因此被英國人永世銘記。而這條出現在英國歷史上的巨龍,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歐洲藝術家經久不衰的創作源泉。
為什么龍在人類文明早期總是出現在世界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中呢?曼寧在對恐龍化石進行多年的科考后,做出大膽推測,龍與恐龍淵源頗深,龍或許也是生物進化史中未被發現的一個環節。為驗證這種推測,曼寧進行了這次針對神話傳說而展開的特別考古活動。
始祖鳥的某些特征像龍?
索倫霍芬,一個位于多瑙河與阿爾特米爾河之間的德國鄉村小鎮,在史前曾經是一個盆地,今天卻因出土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而聲名顯赫。
1784年,此地出土了第一具翼龍化石。其后的1861年,這里又出土了轟動一時的始祖鳥化石。如今,這些珍貴的史前化石都保存在柏林亨波特史前陳列館。曼寧整個行程的第一站就是這個陳列館,他相信,他會在這里找到有關龍的線索。
曼寧趕到亨波特史前陳列館時,爬行動物廳廳長大衛·安維博士已經為他的來訪做好了準備。安維向曼寧展示了一具與烏鴉一樣大小的骨骼,骨骼如干枯的茅草根莖一樣纖細枯瘦,被牢牢地“鑲嵌”在巖石上。
這就是始祖鳥。曼寧仔細地觀察這種“會飛的恐龍”,雖然它的樣子有些“不倫不類”,但它的出土卻震驚了全世界:一方面它保留了很多爬行類動物的特征,如牙齒和尾椎;另一方面它又有著初級飛羽、次級飛羽等鳥類特征。它意味著在史前存在著這么一種動物——它既是飛禽又是走獸。
不過這種推測在當年并不為大多數學者認同,直到100多年后,中國遼寧北票地區出土了孔子鳥和中華龍鳥。孔子鳥的形態和生存年代與德國發現的始祖鳥近似,而早于孔子鳥的中華龍鳥則被確認為小型食肉型恐龍。孔子鳥和中華龍鳥化石充分驗證了一個事實:始祖鳥的存在絕非無稽之談,鳥類的確由恐龍進化而來。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