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化學大綱解讀:命題穩定關注實驗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27 15:36:38
能力要求
1.觀察能力能夠通過對實驗現象、實物、模型、圖形、圖表以及自然界、生產和生活中的化學現象的觀察,獲取有關的感性知識和印象,并對這些感性知識進行初步加工和記憶的能力。
2.實驗能力(1)用正確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完成規定的“學生實驗”的能力;(2)觀察記錄實驗現象,處理實驗數據和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相應結論的能力;(3)初步處理實驗過程中的有關安全問題的能力;(4)識別和繪制典型的實驗儀器裝置圖的能力;(5)根據實驗試題的要求,設計或評價簡單實驗方案的能力。
3.思維能力(1)對中學化學應該掌握的內容能融會貫通。將知識點統攝整理,使之網絡化,有序地存儲,有正確復述、再現、辨認的能力。(2)能將化學問題分解,找出解答的關鍵。能夠運用自己存儲的知識,將它們分解、遷移轉換、重組,使問題得到解決的應用能力。(3)能將化學信息(含實際事物、實驗現象、數據和各種信息、提示、暗示),按題設情境抽象歸納、邏輯地統攝成規律,并能運用此規律,進行推理(收斂和發散)的創造能力。(4)通過分析和綜合、比較和論證,對解決問題的方案進行選擇和評價的能力。(5)將化學問題抽象成為數學問題,利用數學工具,通過計算和推理(結合化學知識),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4.自學能力
(1)敏捷地接受試題所給出的新信息的能力;(2)將試題所給的新信息,與課內已學過的有關知識結合起來,解決問題的能力;(3)在分析評價的基礎上,應用新信息的能力。
這四種能力范疇,事實上是有重疊交叉的。一個試題可以測試多種能力或是一種能力中的多個層次。
名師解讀
省實驗中學高三備課組組長
劉道華
1.關注去年高考試題變化。
2009年化學考綱與去年相比無明顯變化。但是,在2008年高考中,化學部分的命題風格有所調整,讓部分考生感到難度增加,這應引起考生們的高度重視。
第一,在第Ⅱ卷試題中,以前是用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來考知識,2008年高考試題則是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對學生運用知識的要求明顯提高,但一些考生由于平時訓練不夠,答題時感到“力不從心”。
第二,對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2008年高考計算能力要求提高,雖然難度不大,但一些考生感到答題時間不夠。另外,考題中出現“用字母代替未知元素,然后進行推理和計算”這類題,有的考生平時未接觸過,答題時感到不適,從而出現失分。
2009年高考,化學命題是繼續沿用去年風格,還是回歸以前的風格,目前尚不可預知。但復習時,考生還是“有備無患”為好,對2008年高考試題中的變化,應予以重視。
2.復習緊扣課本,夯實基礎。
復習備考一定要降低重心,淡化“熱點”,立足基礎,回歸教材,抓主干知識,對考綱規定的每個知識點都要認真落實,把握相關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形成堅實的知識體系。
3.活學活用,及時總結,發散到位。
考生復習時,不要死記知識點,要把性質和方程式連接起來。化學很強調實驗和邏輯,復習時對于實驗的設計、操作及思路要弄懂并類比。現在考試的側重點越來越傾向分析創造力,而實驗最能體現這點,做時要多想原因,不能疏忽。
4.研究高考,歸類試題,提高能力。
考生可研究歷年高考題,對高考試題“陳”題新做,將做過的試題進行創造性的重組,推陳出新,模擬訓練,培養知識遷移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重在訓練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復習時還可將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科學歸類,聯系教材梳理相關知識點,講究方法,歸納技巧。
5.加強化學用語和規范化訓練。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