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愛情引發的兩起血案(2)
2009-08-27 15:23:06網絡資源
青春期愛情不能“堵”
星期柒新聞周刊:早戀這個話題已經談了這么多年,遇到未成年子女早戀,家長應該如何干預?
陶勑恒:首先這個問題不是那么簡單。我看一些報道上,將這件事歸結為網戀的錯誤,簡單歸結于青春期早戀。這些歸結都有失偏頗。我可以這樣講,我們學校教育、整個社會,對未成年的關注只是學習。在他們成長過程中,自然會產生的,也要去面對的,包括青春期的愛情,是沒有人去管的,即使去管,也是去譴責,說孩子們不對。
星期柒新聞周刊:如果管,怎么管?
陶勑恒:青春期靠“堵”行嗎?不行啊,青春期的愛情是自然而然會產生的情感。應該怎么疏?這就像問一個老人,如何談戀愛。誰能教別人怎么樣談戀愛?首先社會應該提供一個好的氛圍,一個更加健康的環境。
總體上,青春期的戀愛是非常美好的。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他們的戀愛只能轉入地下,他們的戀愛只能在同輩之間交流。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學校想引導都沒有辦法引導。我們首先應該將青少年的愛情正常化,如果不把這些感情正常化,勢必會不正常地發展。
美好語言的背后或許隱藏著極端
星期柒新聞周刊:案發前,犯罪嫌疑人余某給房某的家人寫過一封信,說自己如何愛房某,房某離開自己,心痛得無法呼吸。我們怎么理解余某的犯罪心理?
陶勑恒:戀愛時,有的人能講出非常美好的語言來。最美好的語言后面,有時隱藏著極端的情感。控制性的愛,有時能做出控制對方生命的事情。戀愛時,有的人什么都能付出,什么都愿意為對方去做,但必須有一點,你必須是我的。像這些情感,有時也是因為缺少引導,才導致出極端的事件。
星期柒新聞周刊:作為心理學專家,這件事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陶勑恒:傷痛。如果我們平臺好一點,他們的戀愛就不會那么“地下”。他們的感情也許只有他們幾個朋友知道。在他們感情發展中,缺乏了有益的引導。類似這樣因愛生恨、玉石俱焚的情況,在成人的世界也會發生。有些和個人的性格、人格發展有關。余某的行動有些異常,可能有性格原因。
星期柒新聞周刊:23日,南京又出現了一個惡性案件,一個初一學生用水果刀殺死了另外一個學生。青少年看上去理性控制能力較弱。
陶勑恒:其實不能全怪青少年。我們太過分了,站在成人的角度,講我們的青少年應該怎么樣,應該如何。我們為他們做了什么呢?我們的社會為他們做了什么呢?我們有沒有反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