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的飲食調理要科學早餐一定要吃好
2009-08-27 13:53:56本站原創
每年的高考,總是牽動著家長的心,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寒窗苦讀十年,成敗全在于這一考了。學習上家長是無能為力,可孩子的吃喝成了家庭的頭等大事,家長是絞盡腦汁,既怕孩子餓著了,又怕孩子撐著了。那家長們應如何當好這個“火頭軍”呢?有關營養專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營養專家認為,考生們現在正處于一個學習負擔重、用腦過度的特殊階段,能量和各種營養的需要甚至超過成年人。因此,在這段時期合理安排飲食對考生來說很重要。總的來講,這期間的飲食安排原則是:早餐內容不要太稀,食物一定要衛生,不要吃得過飽。
早餐很重要,一定要吃好。孩子上午要連續學習4至5個小時,并有課間活動,能量及各種營養素消耗大,如果不吃或吃不好早餐,對學習和身體都會帶來不利影響,后兩節課時會出現饑餓感、頭暈、反應遲鈍及心慌等低血糖反應;午餐是學生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孩子一上午的緊張學習能不能得到營養補充,孩子下午的刻苦努力又能不能得到營養上的準備,就看午飯了,所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精心準備午飯,但晚餐這頓也不能忽視。總的來說,早餐能量占到全天總能量的30%,午餐占到35%~40%,晚餐占到30%~35%。
由于早晨起床后,大腦皮層仍處在抑制狀態,很多孩子會表現出食欲較差,進食量少,因此早餐要進食體積小、質量高、熱量高、耐饑且又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雞蛋、牛奶、面包、蛋糕、白糖、果醬、饅頭、燒餅、豆漿、面條荷包蛋、火腿腸及香腸等。
建議家長們在餐桌上盡量避免談及學習,以免考生因心理負擔過重而降低食欲;菜肴清淡,少油膩,不能太甜、太咸或刺激性太強;胃口不好時,可依習慣適當吃點酸、辣;花樣多變,注意菜的色、香、味。
學習緊張、時間緊迫,考生們現在一般都要開“夜車”。在給孩子準備夜宵時,要做一些易于消化、熱量適中的食物,如粥、肉絲面條、蛋花湯、餛飩等。當孩子感到累時,可以讓他多吃一些花生、腰果、杏仁、胡桃,它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和E、蛋白質,有助恢復精力和體力。看書時間過久,眼睛容易疲勞,宜多吃一些胡蘿卜、動物肝腎、紅棗、白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以減少眼睛視網膜上的感光物質視紫紅質的消耗,同時多喝茶對恢復和防止視力減退也有效。
高考沖刺的過程確實讓大腦消耗很大,對學生進行補養是必要的,但一定要科學選擇保健品,家長選擇保健品應遵循三個原則:符合生理特點、盡量保持天然、價格相對合理。在選擇保健品時還要注意一點,一定要看清衛生部審批的保健功能及其適用人群、包括生產日期、保質期。保健品的作用是改善亞健康狀態,它不是藥品,沒有治療的作用。比如高考前的考生,長時間復習功課,容易造成視疲勞,引起頭痛,就需要神經傳導的介質;長時間坐著看書不運動,大腦容易缺氧,因此一些耐缺氧保健品、魚油、含DHA等健腦、增加視力的產品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和調和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