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部企業低碳發展案例集發布
來源:科學時報 2009-08-26 19:41:40
近日,國際環保組織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京發布了國內首部企業低碳發展的案例集,希望通過實例分析和總結,給其他企業在低碳發展方面以啟示。
這本名為《低碳企業領導力》的案例集,具體介紹了建筑、家電、金融、高耗能、信息與通信、可再生能源等6個主要行業,共12個中國企業開展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的推動因素、行動內容、收益狀況和整個產業的前景展望,希望讓更多企業從中獲得啟發和鼓舞,進而開展低碳行動,實現環境與企業效益增長的雙贏。
在案例中可以看到,中國移動、皇明、格力這些不同行業的中國企業,分別用不同的方式開展低碳行動,提供了低碳型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與產業上下游、行業內其他企業合作,實現資源有效配置和利用;利用自身影響力,發揮媒介宣傳作用,帶動公眾消費習慣的轉變。
“應對氣候變化和開展低碳行動,是每個國家的企業都應關注的問題。中國企業無疑需要把低碳發展作為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中國政府堅定的節能減排政策,以及當前的國內、國際經濟環境,都給中國企業實現低碳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WWF(中國)首席代表歐達夢表示,“通過案例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企業的很多做法在全球同行中具有領先性,也值得借鑒。”
案例中的中國企業的低碳發展,給自己帶來了很好的環境和經濟效益。以同力水泥為例,自 2006年以來通過實施余熱發電工程和40余項技術改造,同力取得了1.04億元的經濟收益,相當于其全年銷售收入的4.4%、全年凈利潤的50%。 2005年到2008年,格力電器累計銷售節能空調近600萬臺套,根據現行能效標準和運行時間假設,可實現節電量近17億度,相當于減少17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全部案例的篩選和分析歷時近半年,由來自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國家節能信息傳播中心、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北京郵電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的專家組建的課題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