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廣寧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立交橋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26 19:05:59
中國最早的立交橋是紹興市區的八字橋,這幾乎成了公論,并被寫入一些高校教科書里。然而,紹興古橋專家羅關洲最近通過實地考證,認為我國最早的立交橋應是與八字橋相隔不遠的廣寧橋。他的新論已得到一些專家肯定,不久前我國橋梁專家茅以升的女兒、全國政協委員茅玉麟的一份關于中國古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提案中也吸取了他的觀點。
羅關洲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他在研究古橋時發現,八字橋之所以被認為是中國現存最古的立交橋,只因“八字橋下有纖道”。但他實地考察后,發現八字橋下的纖道并沒有穿過橋孔。他說,判斷古橋是否是立交橋,關健之處是除了橋上行人、橋下行船外,橋下是否可行人。而八字橋下面不能行人,也就是說此橋不是立交橋。
有趣味的,與八字橋相隔不遠的七折邊拱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寧橋,橋下有纖道穿過橋洞,纖夫可從橋下穿過,倒是真正的立交橋。但此橋以前大家認為是明代所建,一個偶然的機會,羅關洲發現了一塊被砌入居民住房的廣寧橋石碑,碑上記載,此橋重建于南宋紹興四年,明萬歷三年重修。因此,可將此橋由原定的明代上推到宋代,是與八字橋同時代的橋。再經過一系列的考證后他認為,廣寧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立交橋。
有趣的是,羅關洲在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上,發現有座大貫木拱橋下有通道穿過,通道上有人活動。這圖是紀實性的,因此他認為我國至少在北宋時就有立交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