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讓節約成為一種校園時尚
2009-08-26 12:49:22網絡資源
演講稿:讓節約成為一種校園時尚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節約成為一種校園時尚》。
著名作家張抗抗曾說過:“我可以舍得用很多錢去幫助別人,卻舍不得把一個好好的東西或事物丟棄。我不是為了錢而節約,而是為了節約而節約。節儉的品德,在我看來,已經不僅僅是因為‘錢’的問題,而是一種操守、品行和文化。”的確,節約是無關乎錢多還是錢少的一種品德,因此,無論我們貧困還是富有,節約,從我做起。
前不久,國家有關部門發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倡議,隨著“全民節約、共同行動”的深入開展,節約這個似乎已經過時的話題重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置身校園,我們一五0中學擁有占地7.96萬平方米的校園面積和在校生2700余人的辦學規模,如果作為校園公民的同學們沒有基本的節約意識,不注意節約使用能源,那么我們將面臨著嚴重的能源浪費,節約行動,刻不容緩!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是每個中學生耳熟能詳的中華傳統美德。但是,校園里的浪費現象其實就在你我身邊。餐廳里,餐桌上經常會出現只咬了幾口就被扔掉的饅頭,還有垃圾筒里那不計其數的一次性餐具;教室里,雖然只有幾個同學上自習,但是所有的日光燈卻經常處于緊張的“工作”狀態;宿舍里,沒有人使用的水龍頭嘩嘩地淌著水……
面對日常生活中這些浪費現象,我們也許早已習以為常見怪不驚。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自己的父母也許正在為全家人的一餐飯食而辛苦奔波?當教室或者宿舍里的電燈在毫無意義地工作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西部山區還有很多孩子仍然在點著蠟燭的教室里上課?當我們奢侈地浪費大量的自來水的時候,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
糟蹋水資源的同時,其實也是在毀滅一種希望,一種讓藍天、碧水和綠地永存的希望?
為了培養廣大師生的節能意識,我校高度重視節能工作,近年來不斷加大能源管理力度和節能設備投資力度,使“節約能源、人人有責”的意識深入了人心,但在一些細小的方面還存在著不如人意的地方。從下面的一組數字上,我們或許能得到答案。
我校現在每月水電費大約在3萬元左右,而其中有近20%是我們為浪費而買的單。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全校師生能夠厲行節約的話,那么僅水電費每年就可以至少節約6萬多元。這些資金可以為我校裝備6組電教投影設備,可以購賣籃、足、排球200余套,可以植樹5000余株。大家可以想一想,幾年下來,我們學校將是什么面貌。
在這里有幾件事提醒大家,希望能引起大家注意。一是在刷牙或洗衣服時,接足夠的水就可以了,不要只顧刷牙或洗衣服,卻看著水龍頭嘩嘩地流著,這樣長年累月下來浪費的水可不是個小數目;二是洗拖布時很多師生喜歡開著水龍頭大沖特沖,認為這樣才洗得干凈,但水嘩嘩地流太浪費,不妨改用水桶接水來洗;三是要注意隨手關燈,不亂接亂用電。
當然有很多做法也是值得提倡的,近幾年,校團委組織了“廢品回收資助貧困生”活動,各班同學把垃圾箱里的廢棄紙張等回收換錢,用來資助那些品學兼優的困難同學,此項活動不僅加深了同學們之間的感情,增強了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更節約了一大批資源。希望同學們以后多參加一些類似的公益活動,節約資源,方便你我,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何樂而不為呢?
老師們、同學們,學校將進一步加強對水電的管理,完善并嚴格執行《學校水電管理制度》,通過這個措施調動了師生節約能源的主動性,使廣大師生逐漸形成了節水、節電的良好習慣。
節約不是一句口號,應落實到行動,體現在細節。全校師生應從節約水電開始,從反對高消費開始,開展全面的節約活動,養成節約習慣,為建設節約型社會做出新時代中學生應有的貢獻。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中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主力軍,應該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示范者,隨手擰緊水龍頭,關掉日光燈,雖然是舉手之勞,卻能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一種節約的好習慣。只要我們每個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相信節約的行動一定會成為一種校園時尚!我們的校園也會在大家的關愛下變得更加美麗與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