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應合理調整生物鐘最佳狀態迎接高考
2009-08-25 20:10:19網絡資源
距離2009年高考只有10多天了,成都磨子橋的張女士憂心如焚——幾天前,她今年要參加高考的兒子小剛(化名)突然“睡不著”了,一家人著急得要命。去華西醫院檢查,醫生稱“娃娃因過度用腦遭受了失眠困擾”。醫學和教育專家表示,在考前沖刺這個關鍵時刻,考生的作息時間和飲食安排都很重要,科學作息、合理飲食能幫助考生順利迎戰高考。
◎個案
熬夜熬成“失眠癥”
小剛是成都一所學校的高三學生,學習成績在班上處于中上等,從上學期開始,他每天凌晨5點就起床復習,晚上12點以后才睡覺。從幾天前開始,小剛出現“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的狀況,這讓他十分痛苦。上周末,他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華西醫院,被診斷患上嚴重的失眠癥。
隨著高考臨近,很多學生用減少睡眠和放棄體育鍛煉的方法來增加復習時間。據了解,近兩個多月來,華西醫院、省醫院幾乎每天都會接診因熬夜學習引發各類疾病的學子,失眠在其中占了一半以上。“因持續用腦,神經長期處于緊張和興奮狀態,許多考生患上嚴重的失眠癥。”醫生稱,人腦活動有潛在周期,基本上是兩個小時一個起伏,因此主張腦力勞動持續1-2小時就休息一下。若長期過度進行腦力勞動,很可能出現超負荷狀態,導致失眠以及神經衰弱。
◎教師
考前要調“生物鐘”
成都四中的楊老師帶過多屆畢業班,他的觀點是:我不太同意“考前沖刺”這種說法,我覺得考前不是沖刺,關鍵在于調整狀態。調整狀態包括生理狀態、心理狀態、復習狀態。其中調整生理狀態的關鍵在于“生物鐘”的調整。根據多年來的高考經驗,在考前,考生要把生物鐘調整到和考試時間同步。如果考生習慣了“開夜車”,在考試時就會興奮不起來,精神集中不起來。
調整生物鐘的關鍵是調整睡眠。前一階段考生的復習量大,卷子多,“開夜車”是一種客觀現象。但是在考前和考試當中,一般要保證8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睡得太少和太多都不好。睡少了多了都容易犯困。中午要盡量休息一下,有可能的話最好午睡。因為上午考完了,下午還要考。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才能考好下午的科目。專家建議,考生應在考前1個月開始調整生物鐘,每天作息時間:早晨5:30-6:00起床,晚上10:00-10:30睡覺,中午睡1個小時覺。記者徐建制圖吳秀華
◎專家
“開夜車”效率低
高考考生大多精力旺盛,往往注意不到熬夜會損傷身體,認為晚上讀書效果好。但心理學和教育專家卻認為,考生考前最好不要“開夜車”,原因在于,“開夜車”害處多多——
“開夜車”容易造成大腦疲勞,消耗第二天的精力。睡眠是給大腦必要的休息,第二天才有精神。如果開夜車,大腦就會呈現疲勞的狀態,白天學習的東西就難以被吸收,有的考生甚至上課時打瞌睡,這就得不償失;經常熬夜會把生物鐘打亂。高考是在白天進行,如果考生養成了“開夜車”的習慣,晚上精神,白天疲憊,高考的時候沒有精神,達不到最佳狀態。對同一
程度的考生來說,高考考的就是心理狀態,因此睡眠很重要。
有的考生覺得夜間復習效率高,這也是正常的。因為夜間比較安靜,干擾因素小。但是高考考生面臨的高考要在白天完成,所以從現在起,考生就要讓自己的睡眠習慣適應高考的環境。特別是考前最后一周,各學校一般會安排學生在家自由復習,考生更要注意時間安排,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什么時候睡就什么時候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