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數學符號的由來嗎?(一)
來源:網絡資源 2009-08-25 19:00:47
你知道數學符號的由來嗎?(一)
(一)關系符號:<、>、=
大于號“>”和小于號“<”是1631年由英國數學家郝瑞奧特首先使用的,距今已有300多年。
等號“=”是16世紀英國數學家雷科德最早開始使用的。他說:“再沒有任何記號比等長的兩條線表示相等更為恰當。”
<、>、=真正為大家公認并普遍使用已經是18世紀的事了。
(二)結合符號:()、[]、{}
括號是一種運算符號,它的作用在于表明運算的順序。中括號[]和大括號{}是16世紀法國數學家韋達開始使用的,小括號()是17世紀荷蘭數學家吉拉特開始使用的。這些符號到18世紀才得到普遍使用。
(三)數量符號:x、y、z
X幾乎成了未知數的代名詞,傳說在古代埃及,在討論加、減法之間的關系時,其中一人就隨手抓起地上一把小石子※表示未知數,如:300+※=800,※=800-300=500。
1585年,法國數學家韋達創用大寫元音字母AEIO等表示未知數,輔音字母BGD等表示已知數。到了17世紀,數學家笛卡爾對韋達的字母作了改進,他用字母表中最前面的字母表示已知數,最后面的三個字母xyz表示未知數。從此,xyz就被廣泛使用了。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