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性和詞類活用14
來源:高考網 2009-08-21 14:02:43
與
①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師說》)——老師與弟子年紀相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相似。
②夸父與日同走。(《夸父逐日》)——夸父跟太陽賽跑。
③屈完與諸侯盟。(《齊桓公伐楚》)——屈完跟諸侯訂立盟約。
④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謀攻》)——知道什么仗可以打和什么仗不可以打的,就能取得勝利。
⑤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鴻門宴》)——項王說:“壯士,賜給他一斗酒”。〔手下的人〕就給他一斗酒。
例①、例②、例③的“與”前后連接的都是名詞,但例①的“與”是連詞,例②、例③的是介詞。原因是前后兩個名詞的地位不同,或主動發出動作與被動附和動作不同。如果“與”前后的名詞顛倒過來,意義也不變,則是連詞,否則就是介詞。例④的前后接動詞詞組,且可以換位置,是連詞。例⑤上接副詞,后邊接的只有名詞,是動詞。“與”前接名詞,后接動詞的多是介詞,文意上省略了介詞賓語。例如《孫臏》:“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鄒忌諷齊王納諫》:“客從外來,與坐談”。因此,“與”主要注意辨別例①、②、③時的情況。
二.如何分析詞類活用
要分析詞類活用,首先明確詞類活用的概念。
詞類是根據詞的語法意義和語法功能而劃分的類別。雖然古代漢語各類詞的語法意義和語法功能與現代漢語基本一致,比如名詞經常作主語、賓語、定語,動詞經常作謂語,形容詞經常作定語、狀語、謂語等等,但在古代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又可以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他類別的詞,詞的這種臨時的靈活運用,就叫做詞類活用。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