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省各地區2009屆高三期末調研語文卷匯編:文學類閱讀專題9
來源:高考網 2009-08-17 22:50:04
2008—2009年第一學期廣東省廣寧縣廣寧中學高三年級期中考試題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題。
中國傳統文化對奧林匹克精神的回應
奧林匹克精神的源頭是古代希臘文明,古代奧運中對人的體能、技巧的挑戰體現著古希臘人的競爭與開拓意識。在古代奧運會文化背景中,有一種堅定的信念,那就是極其重視個人價值,捍衛個人的獨立性。這些價值觀念都已成為現代奧運的核心價值。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復興以來,奧林匹克精神經歷了從挑戰自我、追求人的身心協調和全面發展到追求運動競技的人性化、人類文化的多元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的歷史演變。在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上,曾經有“永遠爭取第一,永遠超過別人”的口號。今天,許多有識之士認為僅僅提倡“更快、更高、更強”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提倡一種更為人性化的、更為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那就是:“參與比獲勝更重要。”
現代奧林匹克興起之時,也是人類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之時。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技術對人類的生活帶來天翻地覆的變革,也從各個方面深刻影響了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和演變,為奧林匹克精神注入了鮮明的時代特征。一方面,西方文化中民主、自由、競爭、拼搏、開拓、進取、重視個體、尊重科學等要素構成了現代奧林匹克精神的靈魂與核心,這使奧林匹克運動染上了濃重的西方文化色彩。另一方面,隨著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全球的開展和奧林匹克精神的普及,奧林匹克運動已成為各國文明與文化集萃、對話與交往的論壇,成為全球文化多樣性與差異性互補共存的平臺,尤其是成為東西方文明交融與互動的平臺。在當代科技、人文、生態倫理的交互影響下,奧林匹克運動的這種文化多樣性與文化對話主義已經成為全球化時代人類文化發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從奧林匹克文化的生產與消費情況來看,奧林匹克運動已經成為全球化的超國家、超文化、超等級、超地域的百姓的巨型狂歡節,成為一種由國家主義、消費主義、商業主義共同主宰的泛文化。
當前奧林匹克運動中出現了過度商業化、濫用興奮劑、職業性腐敗等問題。黑分、黑哨、假體育、假比賽、假球,使奧林匹克運動失去魅力和價值,危及了奧林匹克理想,玷污了崇高的奧林匹克精神。這些都與作為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核心價值的西方理性中心主義文化有著根本的內在聯系。奧林匹克運動中出現的問題無法僅靠西方文化去解決,需要從其它文化形態,特別是東方文化中尋求有益的啟示。
中國傳統哲學講究天人和諧,從不過分強調人對自然、對自身的挑戰,也不孤立地、片面地強調人對自然、天地的超越,而是講究“象天法地”,向“天”與“地”來學習合乎自然、遵循自身限度的立身處世原則。“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厚德載物”,就是講人要不斷進取,承擔對個體存在的責任,但又要有所警惕,不要一味強調進取,要保持個人、環境和社會之間的協調。這對于主張“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是一個重要的回應與補充。
中國禮樂文化主張萬物和諧,陰陽協調,以中和、和諧、協調為美的最高境界。中國古代有所謂“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六藝”強調的不是技藝的競賽,而是通過技藝的修養來完善人格,達到內心的和諧,促進心靈與體格之間的和諧互動。這與奧林匹克精神旨在推動人的體育與心靈的和諧發展的理想有著巨大的契合,對于當今奧林匹克比賽過度強調比賽成績、忽視心靈提升的現象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
中國傳統自然倫理觀念認為天地宇宙間人與萬物是都和諧共處的,主張克己復禮,把人的作用與行為限制在與天地萬物和諧共處的宇宙秩序之中。中國古代社會提倡節制與合理控制人的欲望,反對對生命的無度消費和對外物的無度占有。這種倫理觀念對于奧林匹克文化中的過度商業化、過度競爭化和興奮劑丑聞都是有力的回應,它從東方哲學和智慧的角度回應了促進人的身心和諧發展的奧林匹克精神。
(摘自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奧運研究中心主任馮惠玲在“創造的多樣性:奧林匹克精神與東方文化—北京2008奧運國際論壇”上的演講稿)
12.根據文意,以下說法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奧林匹克精神作為當代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面臨許多問題與挑戰。
B.盡管奧林匹克精神以西方文明為根基,但它面臨的這些問題與挑戰已經無法僅靠西方文明自身去解決。
C.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中出現的眾多問題表明,奧林匹克運動已經開始和奧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馳。
D.中國傳統文化對奧林匹克文化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給予了富有啟迪意義的回應,為奧林匹克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E.奧林匹克運動已成為東西方文明交融與互動的平臺,中國傳統文化必將解決西方文化無法去解決的奧林匹克運動中出現的問題。
13.下列各項中不能作為論據證明“崇高的奧林匹克精神受到了玷污”的一項是()(3分)
A.全球化的超國家、超文化、超等級、超地域的百姓的巨型狂歡節
B.由國家主義、消費主義、商業主義共同主宰的泛文化
C.過度商業化、濫用興奮劑、職業性腐敗等問題
D.黑分、黑哨、假體育、假比賽、假球等現象
14.作者在演講中,可以省去前面的三個自然段嗎?請說明理由。(4分)
15.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視角,談談你對奧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強”的看法。(4分)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
12.C、E【C.這些問題都與作為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核心價值的西方理性中心主義文化有著根本的內在聯系,所以,這些問題的出現是必然結果的,而不是背道而馳。E.“必將”絕對化,把理論變成了必然。對一個得3分,對兩個得5分。】
13.A【“全球化的超國家、超文化、超等級、超地域的百姓的巨型狂歡節”說明奧林匹克運動的范圍之廣,參與之眾,其中必有“崇高的奧林匹克精神”。】
14.不可以省去,理由:
(1)前三段寫奧林匹克精神形成于西方文明,從而為“奧林匹克運動中出現的問題無法僅靠西方文化去解決”的觀點,提供了事實上的論據。
(2)前三段寫奧林匹克運動已經“成為全球文化多樣性與差異性互補共存的平臺”,為本文的中心內容“中國傳統文化對奧林匹克精神的回應與補充”提供了可能性,只有有了這個平臺,中國傳統文化才有可能對奧林匹克精神產生“有益的啟示”。
【4分,每個理由2分,只答“不能省去”者不能得分】
15.(1)中國傳統文化說“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強調個人的不斷進取,和“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有相似之處,但是,“更快、更高、更強”一味強調進取,和中國傳統文化中強調“天人和諧”,反對片面地強調人對自然、天地的超越的觀點格格不入。
(2)中國禮樂文化強調的不是技藝的競賽,而是通過技藝的修養來完善人格,促進心靈與體格之間的和諧互動,而“更快、更高、更強”過度強調比賽成績,忽視心靈提升。
(3)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克己”,提倡節制與合理控制人的欲望,反對對生命的無度消費。而“更快、更高、更強”過度強調人對自我極限的挑戰,過度競爭化,并由此引發了濫用興奮劑、職業性腐敗等問題。
【4分,三點回答兩點即可,意思對即可,對一點得2分,對兩點得4分】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