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活動和區位選擇
來源:高考網 2009-08-11 16:17:42
農業生產活動和區位選擇
【本節內容分析】
本講內容主要包括農業生產概述和農業區位選擇這兩部分。
農業生產的概述,不僅是"農業區位選擇""農業地域類型"兩個知識點的預備知識,而且是學習人文地理的第一課,充分體現了農業生產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本節教材主要論述了農業生產活動的概念、特點、投入與產出、分類等知識,其中,農業生產的特點及分類為重點,對農業生產特點的理解為難點。
農業區位選擇主要分析影響農業生產的區位選擇因素: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其中基礎條件是自然條件,它也是農業生產中必要的投入要素;光、熱、水、土、地形綜合地影響著植物和動物的生長區位。不同地區氣候狀況會影響農作物種類,如我國由南向北的熱量帶:熱帶、亞熱帶、溫帶、寒溫帶,這樣就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農作物帶;而西北內陸的氣候對農業生產有明顯的限制因素,因而必須改造水分條件、解決灌溉水源才可發展農業。不同地形、土壤類型適合發展不同的農業類型。總的來說自然條件是相對穩定的,而社會經濟因素是經常發展變化的。此外,進行農業區位選擇時,還須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交通運輸的發展變化和國家政策等因素,其中交通運輸條件尤其對商品農業影響較大,而對自給農業而言,則影響較小。市場是最富變化的因素,市場的大小、區位、產品價格、競爭對手,以及政策鼓勵或抑制等,都從不同側面影響著市場需求量,進而影響農業區位。
【本節知識框架】
下載地址: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46701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