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機械自動化工程系簡介
2009-07-27 14:46:31上海大學
機械自動化工程系概況
機械自動化工程系下設四個本科專業: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工業工程專業、包裝工程專業、工業設計專業。目前機械自動化工程系共含13個教研室/研究室:機自教研室、機制教研室、工業工程教研室、包裝教研室、氣動液壓教研室、CAD/CAM教研室、機械原理及零件教研室、工業設計教研室,以及軸承研究室、潤滑研究室、斷裂研究室、齒輪研究室、光電及信息技術研究室;分別承擔本科學生的各種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學任務。設有五個實驗中心:即CIMS和機器人中心、機械電子工程實驗中心、機械傳動與測控實驗中心、生產工程實驗中心和包裝和工業設計實驗中心;其中CIMS和機器人中心在1997年9月被批準為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先進制造及自動化技術”學科被列為“十五”期間“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以“機械電子工程”學科名義分別于2001年和2002年被批準為上海市重點學科和國家重點學科;主要承擔本科生、研究生的實驗、研究教學任務。擁有三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三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原流體傳動與控制)。
現有教職工124人,其中正高職職稱18人(博士生導師10人),副高職職稱41人,獲博士學位26人。
在讀本科生1002人、碩士研究生132人、博士研究生63人。
按照學校“培養的學生首先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其次才是專門家”的教學思想,根據機械學科畢業生以制造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目標,我系主要培養以機械、電子、自動控制、計算機應用、傳感檢測及信息處理等多門專業理論和技術為背景,能在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領域從事設備制造、產品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大學期間主要打好學科基礎,同時重視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在將來的工作實踐中能運用創新思維方法,解決工程問題。
根據寬口徑人才培養的需要,我系課程設置具有基礎寬、實,知識面廣的特點,新制訂的教學計劃,淡化學科內專業的界限,新的課程體系與內容中體現設計能力,綜合能力的培養。
課程結構: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主干與選修課+任選課+實踐環節。
學科基礎課平臺:工程數學,工程力學,設計基礎,電學基礎,制造基礎,測量與控制,計算機及應用七個模塊;
專業課平臺:設計與制造,傳動與控制,機電一體、工程與管理四個專業主干課平臺
實踐環節主要包含兩大部分:實習和設計,其中包括生產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
機械自動化工程系教師科研項目較多,把科研成果溶入到教學內容中;組織學生參加各項科研工作。每屆學生的畢業設計題目大多來自指導教師的科研課題,因而畢業設計新題率、結合工程率均達到90%。每年都有學生獲市級優秀畢業論文獎、通訊杯機電一體化畢業設計大獎賽獎。
我系還廣泛組織學生參加各項課外活動和比賽。全國機器人滅火比賽、中央電視臺主辦機器人足球大賽上海市青少年科技節等,均有獲獎。
我系同樣也實行選課制和學分制。一般情況下,四年累計修完310學分,即可畢業獲得學士學位。對于學有余力,不到四年累計修完310學分的學生,可以提前畢業;極個別學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延長學習年限,但最多不得超過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