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校戰術說起:新高三的第一次高考演習
2009-07-21 14:44:23新浪blog文章作者:姜稻黎
前幾篇文章主要是說了說學生學習的戰略問題。一些學生家長很是希望筆者能說一說有關學生學習的戰術問題。
恭敬不如從命,要不然,容易被人誤解成只會談戰略,不會制定具體戰術方案的戰略空談家。
先說說新高三的學生,他們應該在今年高考之后,就進行一次高考的演習。
1、 第一次高考演習的目的
提前進入高考復習狀態,摸清學生自己學習的“家底”,認識實力,找到自己學習的差距,做到努力有方向,主攻有目標,提高成績有指標。
2、第一次高考演習所用的試卷
新高三的學生第一次進行高考演習所用的試卷,最好就是用當年的高考試卷。
不管新高三的學生高中的課程是否學習完畢,反正是都沒有開始進行系統的高考復習,就用現有的知識小試一下今年高考的試卷。
3、第一次高考演習的用時和標準
以高考的用時和判卷評分為標準。
很多新高三的學生對此可能很不以為然,他們可能會認為,今年的高考試卷已經是過去時了,進行這樣的演練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任何一個考生都不會找到所謂“現在時”的高考試卷,能接觸到“現在時”高考試卷的時候,就是在高考考場上了。
有的新高三的學生會說,反正學校也會組織我們做這樣的卷子,那時再說了。
戰術上非常注重“先發制人”的策略,先做總比后做強。圍棋上的先手之利是很大的。
有的新高三的學生又有理由了,反正學校也會組織我們做這樣的卷子,做兩次有什么意義?
這種說法,看似很有道理,其實也不然。
現在做是“遭遇戰”,再次做是“殲滅戰”。
可以比較一下“遭遇戰”與“殲滅戰”的差別。
如果,“殲滅戰”與“遭遇戰”的感受和戰果差不多,那提高之處在哪里?!
“殲滅戰”與“遭遇戰”的感受和戰果應該是大不一樣的,要從中總結出經驗。
要提高學習和考試的戰術,增強應對考試的戰斗力。不論考試院出什么樣的題,要爭取打“殲滅戰”,不要總是打“遭遇戰”,起碼也要打成“擊潰戰”。
以北京地區高考總分750分為例,幾種戰斗成果或結果的標準是:
比較漂亮的“殲滅戰”:高考總分高過650分;
略有漏網的“殲滅戰”:高考總分高過600分;
比較利索的“擊潰戰”:高考總分高過550分;
有些費勁的“擊潰戰”:高考總分高過500分;
有些戰果的“遭遇戰”:高考總分高過450分;
得失相當的“遭遇戰”:高考總分高過400分;
得不償失的“遭遇戰”就不太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