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中選修課超過3000門 學生想說愛你不容易
2009-07-20 09:52:25北京青年報文章作者:鄧興軍
盡管2010年高考新方案再次延期公布,但來自業內權威人士的消息稱,作為高中新課改的重大變化之一,選修課肯定會在高考中體現,根據目前上報的方案,選修課擬占高考總分的10%。目前,本市高中選修課開設現狀如何?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總計超過3000門
學科拓展占多數
高中開設的校本選修課,幾乎涵蓋了所有領域。來自區縣教委中教科的保守估計,目前全市325所普通高中,開設的校本選修課種類總數應該超過3000門。
“2008年到2009年度各高中校共開設8個領域461門校本課程。”東城區中教科劉宇老師說,“其中語言與文學類81門、數學類29門、人文與社會類70門、科學類90門、技術類36門、藝術類54門、體育與健康類67門、綜合實踐活動類34門。”
朝陽區教研中心王娟老師告訴記者,全區各高中校共開設校本選修課程366門,學科拓展類占71.9%,而綜合活動類僅占13.1%,藝術類占11.5%,科技類占3.5%。
人大附中開150多門
校際之間相差頗大
調查顯示,本市325所高中學校,全部開設了校本選修課程。但是,選修課開設的門類與效果,區際、校際差異懸殊。校際差異最大的超過150門。
由于學校師資以及社會資源擁有程度差異巨大,即便在同一區內各高中校本選修課開設情況也很懸殊。朝陽區所有普通高中校在高中段均開設了校本選修課程總計366門,不同的學校開設校本選修課程的數目從2至43門不等,半數學校開設校本選修課程數目未超過10門。
目前,全市校際選修課開設門數差異最大的超過150門。校本選修課開設最多的學校為人大附中,迄今已開設選修課150多門,學生們可隨意選擇各種感興趣的課程,不出校園就能學習到英語、日語、德語、西班牙語等9種語言。而包括北京101中學、北大附中、北京十一學校、中關村中學、北京二中、北京四中、潞河中學等30多所示范高中,開設的校本選修課都達到100門左右。但是延慶、門頭溝等一些遠郊區縣的普通高中,為學生開設的選修課最少的僅2門。
課程內容五花八門
多注重技能實用
高中選修課的內容豐富多彩,比如神奇的化石、企業經營決策模擬、美麗伴你行、多媒體實踐、傳感器、新聞采訪與寫作、家庭醫生、數字圖像與處理、橋牌、釣魚等。
學生們告訴記者,他們非常喜歡選修課,比如學校開設的英語選修課幾乎是教室爆滿,要不是每個班級有人數要求,估計后來的同學都搬著椅子排到樓梯口去聽課了。還有深受女生歡迎的咖啡制作、形體舞蹈、話劇表演、心理學等一系列的課程不僅豐富了他們的課余生活,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新的生活技能。
高中校本選修課內容非常注重對學生實用技能的訓練。
高中選修課也不逃避學生敏感的話題。在北師大附中開設的生命倫理學選修課上學生激烈爭論“安樂死”。“生命倫理學選修課告訴學生的是科學,盡管有些話題比較敏感,但我們卻不應回避。”生物老師卓婧說。
選什么好得學分、選什么對高考有利,成了衡量選修的標準。崇文區某示范高中校長說,學校開設了近百門選修課,能提高數學、語文等主科成績的選修課成了學生選修的熱門,而諸如禮儀、非物質遺產等科目,選修者寥寥無幾。
選修課·學生反應
想說愛你不容易 半是雞肋半歡喜
“10%”讓學生重視選修課
北京陳經綸中學學生李暢:課改后的學分和高考升學緊密結合,使學生重視起這一周一節的選修課,無形之中也培養起了我們對那些正課以外的社會技能的興趣。選修課成績的10%要記入高考成績,不僅使學生開始重視選修課,就連學校也如此,所以選修的科目從原來的幾個變成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教育水平、設備也更加全面。
選修課學生并沒有自主
北師大二附中學生李申:當我滿懷欣喜地打開網絡平臺準備選課,遺憾的是我看到僅有的兩個時間段里一共只有區區13門課能選。特別是周四下午的選修課只有四門,遠遠不能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需要。課程方向上,除合唱團的合唱訓練課以外,其余8門課中有5門都是與高考密切相關的輔導課。
北京177中學學生唐思陽:選修課不給你選的機會。在我們學校,雖然掛著個選修課的名義,上的課都是學校安排好的。我希望我們的選修課,學校能把自主權還給我們,讓我們更好發揮自己的專長,激發自己的興趣愛好,多開設一些有趣有創想的課程。
學生眼中的“雞肋”課程
北京35中學、北京西城外國語實驗學校等學生:對于課改后的選修課而言,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雞肋。一是選修課與自習課無二:在選修課上睡覺,補作業,發短信,干什么的都有,而老師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二是考核問題:除了像圍棋、跆拳道這樣的科目是需要學生真正進行競爭來獲得自己的真實成績外,其余的像影視欣賞、自然探奇等選修課考試基本上形同虛設。
希望選修課能夠真正對學生的未來起到推動作用,而不要成為相互糊弄的雞肋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