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東北地區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中頻道 > 各地新聞動態 > 84萬人放棄高考 他們都去做什么了?

          84萬人放棄高考 他們都去做什么了?

          2009-07-16 21:01:41廣州日報大洋網

            今年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有84萬人棄考 本報記者調查部分棄考考生 發現他們思想更加現實和多元

            今年是中國的90后第一次大規模出現在高考場上,也是“棄考”現象第一次強烈地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今年應屆高中畢業生報名人數為750萬人,84萬人沒有報名,也就是說84萬高中生放棄了高考這條傳統的“躍龍門”之路。

            人們感嘆現象背后是大學生求職難和大學學費的居高不下,投入和產出的經濟賬是大多數并不富裕的家庭必須計算的。

            記者的采訪更想探究的是這些放棄了高考的學生們,他們自己的心態,他們又是怎樣做出選擇的,他們對未來又有著怎樣的期待?

            記者欣喜地發現,這一輩年輕人在多元化的社會下思想更加多元,他們說:“放棄了高考,但我并沒有放棄人生。”

            記者同時發現,我們的社會還沒有為他們的成才提供多元化的途徑,如此多的人放棄高考也讓我們的高等教育體系陷入了既培養不出精英,又不能提供平民生存技能的尷尬境地。

            在黃敏的同學們參加人生第一個考場的高考的時候,她正在餐館里倒茶、點菜、洗盤子。這是中國小縣城公路邊非常普通的一家餐館,黃敏每個月可以賺到700元到800元工資。

            “棄考”并不在高考前一瞬

            黃敏今年20歲,是德慶縣新圩中學的學生。德慶,廣東的山區縣。今年德慶有1346人上了3A線,比去年增加了415人,萬人上線率在肇慶的山區縣名列第一。

            事實上與許多棄考的學生一樣,黃敏并不是在高考前才放棄的,在高二她已經放棄了。“我當時的成績也不是很差,在班上是中游吧,家里也沒有什么負擔,可以供得起我上學。我只是自己不想讀,喜歡到處玩,想出去打工,覺得很好玩。”

            家里人不放心她獨自外出,于是她就到了這家餐館,她還沒有想好下一步,只希望能夠“半工半讀去學點什么”。

            新圩中學的左老師告訴記者,事實上從2004年開始,棄考的現象就有所抬頭,當時在他帶的畢業班中有20多個棄考。左老師在家訪中,他能夠明顯地感覺到,學生的思想其實要比他想象的成熟。

            張洪的班上有很多放棄高考的同學已開始找尋出路,有的學廚師,有的學維修,他則想去參加技術培訓,成為一名網絡工程師。“我知道大學是美麗的,坐在校園的草坪上讀書,是我對校園憧憬最美麗的片斷。”但經濟不景氣和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讓他不得不重新做出選擇。

            “我的學習成績并不優秀,而且又是農村的孩子,在這個講求成績和背景的社會中,很難讓老師多看一眼。如果我考不上重點大學,那么在大城市就業對于我這樣既沒有關系,能力又一般的學生來說簡直比登天還難,而且我對現在大學里的教育并沒有足夠的信心,學生生活的安逸讓我不敢去把時間和金錢投資在這里。我甚至不能肯定努力學習之后,會不會有一份工作是屬于我的。”

            “棄讀”但非讀書無用論者

            惠東中學是惠東的重點中學,正在填高考志愿的日子,學校里掛出了喜報,慶賀一名學生被北大錄取。

            考了490分的李偉強上了2B線,但他已經早早決定不去上大學,所以也沒有參加填志愿,成為了一個真正的“棄讀”生。考完試后,小李到了廣州一個親戚家的貨庫里幫忙搬貨、搬箱子、裝貨,干了半個月。“我第一次知道不讀書是那么辛苦。”小李告訴記者,“但我不后悔。”

            好大學進不了,差大學不想去,這是李偉強心中真實的想法。李偉強說,當他還是一個小學生的時候,他總是覺得上大學是一件特別光榮的事。家長老是同他強調這個理念,而很多親戚也上了各種各樣的大學,他也想考上好初中,上個好高中,成為一名大學生。

            經過高一的猶豫,高二的迷茫,高三李偉強打定了主意不讀大學。“如果你能考到600分以上,那么上大學這個成本是劃算的,但如果只能挺多考到500分的話,沒有什么用處。”他覺得班上一些有錢、家里有人當官的同學上學都比較起勁,感覺他們是有計劃和明確的目標在上學,而對于他來說去大學讀書,花四年時間來浪費還不如去工作。“四年又可以積累多少經驗啊。”

            上高三時,小李經常看歷史、職場技巧、厚黑學方面的書。在距離高考兩周的時候,班主任認真教訓了他一次:“你讀這些課外書是沒用的,你要認真學習,你還是非常有希望的。”老師的心底其實也很無奈:“我知道說服不了他,社會這么現實,再說什么知識改變命運,很多時候自己都覺得蒼白無力。”

            “我并不認為讀書無用。”但面對記者的問題,李偉強很認真地說,“放棄高考,不等于放棄人生。大學無非就是多學一點專業知識,現在網絡這么發達,我可以通過其他渠道掌握到專業知識,但生活技能和社會經驗上大學是學不到的。我可以從低做起,學習技術、積累經驗和資金,哪怕干個20年我應當可以創業了。”

            李偉強的父親把自己的大學夢寄托在孩子身上,但他的兩個兒子都放棄了大學。李偉強的哥哥在三年前參加高考,成績是400分,他的決定和李偉強一樣不去讀大學。現在他在廣州一家鞋店里打工賣鞋。每個月的工資是1千多元,“工資很低,但他不后悔。他打算到一定時候自己開個店。”李偉強說。

            三年后,又一個兒子同樣選擇了放棄大學。李爸爸有點無奈地說:“隨便他啦,他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出去闖一闖也好。”

            農村學生躍龍門機會趨少

            “一等人愛國孝順,兩件事耕田讀書”。多年來對于期望跳出農門改變命運的農村學生來說,只有兩條路——高考和當兵。

            德慶的葛村是一個300多人的小村莊,一條5米寬的水泥路彎彎曲曲近十公里,破落的農家小院掩著木門,門楣上掛著塊斑駁的匾額上書“拔元”二字。村里的老人告訴我們,村里還有一戶人家也是出讀書人的,還有一塊匾叫“恩貢”,兩家都是出了人被選入國子監讀書。恢復高考后,有著教育傳統的葛村走出了十幾個大學生,但近幾年上大學的卻難以數得出來。

            聶江從小看著葛村的兩塊匾長大,但他沒有如前人一樣走上讀書之路,他選擇的是當兵,“我們那個班,整個班只考上一個人。我的成績一般,覺得考不上好學校,所以高二就去當兵了,當了兩年兵退伍。”退伍后,他在派出所當過治安員、到公司當過保安。

            由于高二就退了學,聶江沒有高中畢業證,因為這一張證書他錯失了在軍隊中考軍校的機會。這一點他至今都覺得很遺憾,“在軍隊里考會容易很多。”今年3月,聶江辭職在家,至于下一步,他說:“想去學開車,這樣更好找工作。”

            在葛村,烈大伯給我們算了一筆賬,目前一個大學生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開支平均得1萬元,上完四年本科,至少得4萬元,這對一個貧窮家庭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而據德慶縣統計局提供的數字,2008年該縣農民人均收入6417元,比全省農民人均收入高17元。考上了大學還有找工的問題,畢業后找不到好工作,還不如去打工。

            在聶江班上的棄考群體中,現如今混得最好的是小烈。小烈在學校的時候他是出了名的,“打架、不上課都有他的份,成績是倒數的。”隨著德慶市大力發展沙糖桔和貢桔,小烈看準商機成為了沙糖桔和貢桔的批發商,到田間地頭去收桔子再轉賣出去,去年賺了七八萬元。如今的小烈買了一輛長安的小貨車,熱火朝天地干著自己的事業。

            去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個調查報告顯示,農村人改變現狀越來越困難,以前農村的孩子可以通過當兵、高考實現“躍龍門”,但現在農村孩子躍龍門的機會越來越少。在某種程度上,與其說是農村考生選擇了放棄高考,不如說是高考放棄了那些貧困的農村考生。

            這種放棄從小學、初中時候就開始了,一方面是對農村教育的大筆“欠賬”,在有的農村語文課和數學課還是同一位老師教授,有的幾乎沒有接觸過英語課,還有的幾乎沒有親手做化學、物理實驗的機會……農村孩子與城市孩子本身就處于不一樣的起跑線上?而占據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城市孩子(尤其是大城市)卻還享受到相對低的分數線。

            (由于保護個人隱私需要,以上涉及學生名字為化名)

            專家觀點

            關鍵在于提供多元成才途徑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教育問題研究專家熊丙奇說,從高考報名人數下降的具體原因分析,大致有四方面原因:一是當地生源數減少,這與出生人口有關,屬于“自然減員”。

            二是復讀生減少,這與中學課改與高考政策有關,由于各地推行新課改,一些學生擔心課程變化大,不適應新高考,所以放棄復讀。

            三是出國留學增多,這與國內高校的競爭力有關,卻與學生選擇上大學的成才觀無關,隨著境外高校在內地招生力度加大,一些學生可以參加國外的入學考試,申請到國外高校讀書,由此放棄內地高考。

            四是大學就業壓力增大,考上大學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因此,有的考生放棄高考機會,直接就業。

            令人遺憾的是,從對放棄高考的學生進行的調查發現,放棄高考并非有多種選擇放在學生面前,而是充滿了無奈:上大學前途渺茫,不上大學前途也渺茫,棄考的學生可選擇的,大多只有一條以農民工的身份進城打工的道路。令人憂慮的是,在高考之外并沒有更多的成才途徑,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大學學費高就業難、放棄高考、放棄高中、放棄中考、放棄初中。在我國一些農村地區,這一連鎖反應已經成為事實,出現新的“讀書無用論”,初中輟學現象回潮。

            所以問題的關鍵在于理性高考觀、教育觀的建立,需要打破升學教育模式,提供多元成才途徑。

           

          [標簽:高考 就業 高二 大學]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微信
            ID:gaokao_com

          • 👇掃描免費領
            近十年高考真題匯總
            備考、選科和專業解讀
            關注高考網官方服務號


          最好看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成人无码WWW免费视频| 狠狠躁狠狠躁东京热无码专区|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中文字幕一区一区三区|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日本高清| 成年午夜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日韩三级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水卜樱| 亚洲av中文无码| 久久受www免费人成_看片中文|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无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日本公妇在线观看中文版|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 最近完整中文字幕2019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 欧美麻豆久久久久久中文|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高清中文欧美|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播放亚洲男人永久无码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制服丝袜人妻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成人无码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