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專業介紹
2009-07-08 09:44:12福建師范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
(招生咨詢電話:0591-22868281)
福建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現擁有一個博士后流動站,三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一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政治學原理、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等1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公共管理碩士(MPA)、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設有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學與行政學、勞動與社會保障三個全日制本科專業。
學院現有教職工8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1人,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的55.7%;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44人,占教師總數的50%。學院教師中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近30人,多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多人擔任各類全國性學會、協作會的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等職,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老中青結合、基礎理論扎實并熱愛教師事業、潛心于教書育人與科研創新活動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學院以本科教學為主,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有適應學生職業發展的實踐基地。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組織與活動能力強。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在學校名列前茅。50多年來,為省內外各級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各級學校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
。ㄒ唬┧枷胝谓逃秊槲倚1究破放茖I。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專業化、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適應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型的中小學及職業學校政治教師。這種新型人才培養規格是:熱愛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積極進取,勇于開拓,事業心和責任感強;具有扎實的專業功底和較高的現代教育理論和學科教學理論,能在現代教育觀念指導下運用所學專業理論和方法解決學科教學及管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善于組織教學,能夠有效地開展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能夠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把握國內外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前沿。
課程結構
課程分由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方向與特色課程、實踐環節課程、教師專業教育課程四個部分組成。主要課程有:《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政治學基本原理》、《文化概論》、《法學概論》、《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國際政治》、《中國哲學》、《西方哲學》、《中國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中國歷史》、《邏輯學》、《美學與美育》、《中學思想政治課學科教學論》、《發展與心理學》、《教師語言培訓》、《教師技能訓練》、《現代教育技術》、《命題與考試》等等。
專業特點
本專業是我校成熟的品牌專業,是我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是我省同類專業中實力最強和學生就業最具競爭力的專業,辦學水平在全國同類專業中名列前茅。本專業有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有雄厚的師資力量,有5位博士生導師擔任本科階段的課程,年輕教師多數有博士學位;課程建設卓有成效,有省級精品課程8門,校級精品課程3門;有寬廣的教育實踐平臺,29個常設或流動的專業實習基地為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方便。我們的辦學特色是:知識學習與素質培養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教育實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卷面考核與綜合評價相結合。我們所培養的學生特點是:專業基礎扎實、學科特點突出、實踐操作能力強、社會適應快。我們專業的學生獲得不少國家和省級的的榮譽,在大學生挑戰杯比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校演講賽、辯論賽等各項競賽活動中,屢創佳績。
師資隊伍
本專業有31名專職教師。有11位教授、11位副教授。有10位獲得博士學位,7位博士生導師,14位碩士生導師。有3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位為省級優秀專家,2位福建省高等學?缡兰o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4位校級教學名師。
就業趨勢
教育事業的發展將為學生就業提供廣闊的前景;本專業的學生也適合在企事業單位從事文秘和管理工作;本學院的十一個碩士授權點以及全國相關的碩士專業也為本科畢業生提供了繼續升造的機會。2008年前,本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率都在95%以上,多次獲得學校的嘉獎。
。ǘ﹦趧优c社會保障專業學院自2004年開始招收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本科生。本專業依托學科優勢和精良的師資力量而設立,是我省第一所擔負培養勞動和社會保障本科人才和唯一一所具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層次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高等院校。目前本專業已招收了五屆本科生和三屆碩士生。學生不僅來自八閩大地,也來自全國各省市,文理科生源兼容。這些學生在接受四年的專業學習或研究生階段的深造后將走向社會,成為各省區勞動與社會保障或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2008年6月,首屆“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46位本科生畢業,升學率和就業率接近100%。
專業規劃:作為我省第一所承擔培養勞動和社會保障本科人才和唯一一所具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層次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高等院校,我們努力打造四個特色:“一條主線”,設置專業和制定培養計劃按照職業崗位群需要設置專業模塊課程和制定培養計劃;“兩個提高”,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際業務技能;“三大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教材教學資料庫建設,并進行教學方法改革;“四個結合”,知識培養與能力培養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專業課程與實用技能課程結合、“產學研”結合,培養服務于人力資源領域、勞動就業領域、社會保障領域和商業保險領域的實用型復合型人才。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定位:學院把專業目標定位為以培養具有“一專多能、一專多崗和一專多證”,能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勞動與社會保障基層單位、社會保險中介機構、商業保險等領域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和勞動與社會保障工作的高級人才。強化培養目標,按照職業崗位群需要設置專業課程并制定培養計劃。首屆畢業生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專業優勢與專業特色: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依托學科優勢和精良的師資力量而設立,是我省第一所擔負培養勞動和社會保障本科人才和唯一一所具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層次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高等院校。專業教師學緣背景好,學歷層次高,副教授以上教師占50%,博士率達80%。專業負責人吳宏洛教授是全國社會保障專業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家、福建師范大學“教學名師”,2008年獲福建師范大學促進就業貢獻獎,是省級精品課程《社會保障學》主持人。學院通過確立專業特色與專業差異,通過模塊教學和建立省內多個實習實訓基地,夯實學生的專業理論基礎,強化學生的計算機、統計分析與運用外語、公文寫作等能力和專業業務的實踐技能。學生基本能達到“一專多能、一專多崗和一專多證”的要求。
特色人才的專業課程體系與知識結構:基礎專業課程的設置以“必需、扎實、夠用”為原則。方向模塊課程的設置以職業崗位群需要為原則,強化學生多領域的職業謀生能力。實踐課程的設置以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實踐技能為原則。通過開門辦學,多方合作,為學生搭建企事業、政府部門的實習實訓平臺;探索包括課程模塊教學的系統學習、專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模擬實訓;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和社區志愿者延伸社會實踐平臺,鍛造復合型的人才培養結構體系。以“一專多能”和“一專多證”為特色,建立封閉與開放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建設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勞動管理職位模擬實習課程、社會保障職位模擬實習課程、商業保險模擬實習課程,培養有市場競爭力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專業高級復合型應用人才。
主要課程設置如下: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課程模塊
學制及總學分:學制,原則上為4年。實行彈性學制,時間為3—6年?倢W分:173學分。
核心知識、能力和素質名稱
|
計劃通過以下主要課程或教育培養措施來實現
|
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
管理學概論、公共管理學、公共經濟學、組織行為學、社會政策與公共政策分析、宏觀經濟學(雙語教學)、微觀經濟學(雙語教學)、社會學概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公文寫作、公共關系學
|
掌握中外勞動與社會保障領域的理論與前沿探索
|
人力資源管理學、勞動經濟學、社會保障學、勞動關系學、勞動社會學、社會保障國際比較(雙語教學)
|
掌握勞動與社會保障事業管理的知識與技能
|
基礎會計、人力資源會計學、薪酬管理、績效管理、社會保險學、保險學、人身保險、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企業年金、證券投資學、社會福利與社會救濟、職業生涯規劃
|
掌握勞動與社會保障的政策和法律
|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社會保障法規
|
掌握社會調查、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
社會調查與社會統計、SPSS統計分析方法及其應用、高等數學、計算機、英語四、六級、學年論文、畢業論文、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社區志愿者、社會調查與實踐、畢業實習
|
授予學位:按照規定要求完成學業者,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ㄈ┱螌W與行政學本科專業福建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自2002年開始招收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本科生。本專業具有良好的學科優勢和高素質的師資力量,面向福建改革和管理創新,緊密結合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需要,培養和塑造高級人才,是我省培養政治學與行政學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自2002年招生以來,每屆畢業生的就業率都接近100%,就業率大大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就業前景看好。
專業規劃:本專業招生對象文理科生源兼容,采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政治學與行政管理學兩個培養方向的模式進行。學生經過四年的專業學習將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了解中西方政治理論和制度;掌握管理知識以及具備從事管理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寫作能力;進行數據分析和社會調查的能力;掌握一門外語和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技能。
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定位:學院把專業目標定位為以培養具有“一專多能、一專多崗和一專多證”,能在黨政機關、新聞出版機構、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教學、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政治學和行政學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主要的就業方向為:進一步深造,本專業擁有政治學和行政管理學兩個碩士點,為學生進一步深造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考取公務員,本專業的學科優勢有利于學生考取公務員;在各級各類學校從事輔導員、行政管理崗位的工作;在企業從事行政管理、辦公室文員的工作;在非政府組織等從事行政及文字工作。從往屆畢業生的就業調查,本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肯定和好評。
專業優勢與專業特色:本專業已組建起一支素質良好、結構合理,且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政治學和行政學專業師資隊伍。本專業現有教授6名,副教授5名,講師3名、助教4名。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具有博士學位3名,在讀博士2名,在站博士后1名,具有碩士學位人員9名,3人到國外大學進修、訪問。專任教師總數滿足教學要求,專業核心課程教師17人,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者的比例為76%,專業課程配備符合主講教師崗位資格的教師達100%。專業師資隊伍的專業背景、學歷、學緣、年齡、職稱等結構合理,發展趨勢良好。教師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3項,省重點社會科學基金課題6項,教育廳課題10多項,省級精品課程2項。本專業還擁有穩定的社會實踐基地,擁有專業教學實驗室,對教學形成良好支撐。
學院將針對不同學生的需求和條件,塑造專業特色與專業差異,通過模塊教學和實習實訓,夯實學生的專業理論基礎,學以致用,強化學生的專業適應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學生基本能達到“一專多能、一專多崗和一專多證”的要求,具備很強的就業競爭力。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課程模塊
學制及總學分:學制,原則上為4年。實行彈性學制,時間為3—6年?倢W分:160學分。
核心知識、能力和素質名稱
|
計劃通過哪些主要課程或教育培養措施來實現
|
掌握政治學和行政學的基本理論,了解中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
政治學、中國政治制度、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西方政治思想、西方政治制度、比較政府與政治、政治學與行政學名著選讀
|
掌握科學的分析方法和調查研究技巧
|
高等數學、邏輯學、社會調查與統計
|
具有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管理的知識和素質
|
管理學概論、公共管理學、領導科學、人事行政學、決策科學、公共管理倫理學、非政府組織管理、文化管理 、國土資源管理 、公共管理應用文寫作以及實踐環節的課程
|
了解政策與法規以及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形勢
|
行政法學、中外行政法規比較、當代世界經濟政治與國際關系
|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
通過創新課程、班導師制、學年和畢業論文來提高
|
授予學位:按照規定要求完成學業者,授予法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