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專業介紹
2009-07-07 16:51:48福建農林大學
林學院
林學(本科)
培養掌握森林培育、林木良種繁育、林木遺傳育種、森林病蟲害防治與檢疫、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森林調查規劃設計等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具備從事森林和經濟林培育、森林經營管理、森林病蟲害診治與檢疫、森林防火等技能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植物學、樹木學、樹木生理學、生物化學、氣象學、測量學、林木遺傳學、林木育種學、土壤學、森林環境學、森林昆蟲學、森林病理學、森林生態學、森林種苗學、森林培育學、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林業經濟管理。
畢業生適宜在大中專院校、各級林業管理、林業勘察設計、林業科研、林產品貿易、海關植物檢疫以及醫藥等部門就業,從事林業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森林培育、經濟林培育、新品種開發與利用、森林經營與規劃設計、木材檢查、林產品貿易、植物檢疫、森林火災案件調查、城市綠化等方面工作。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本科)
培養掌握資源環境管理、開發利用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資源環境開發利用與規劃、城鄉規劃與設計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資源環境開發與城鄉規劃管理工作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地質地貌學基礎、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地圖學、遙感應用、管理學原理、環境科學、土地評價與土地管理、水資源計算與管理、環境監測與評價、生態環境規劃、地理信息系統、土地利用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區域規劃等。
畢業生適宜在城鄉規劃管理、農業、林業、環境保護、土地管理、城市建設等部門,從事資源環境開發利用、城鄉規劃設計的技術管理以及大中專院校、科研單位的教學、科研和技術開發等工作。
生態學(本科)
培養掌握生態學和生態工程設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熟悉國家環境保護、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可持續發展等政策和法規,具備現代生態學、環境科學與環境生物學等專業理論與技術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生物學概論、生物化學、生態學、自然地理學、土壤學、景觀生態學、城市生態學、植被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生態學研究方法。
畢業生適宜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環境保護、城市規劃、人口管理、旅游、自然保護區等部門,從事環境保護與管理、生態監測與景觀規劃等方面的科研、教學、開發和管理等工作。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本科)
培養掌握生物學、生態學、森林及草場培育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水利工程、土壤侵蝕、沿海防護林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專業知識,具備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生物和工程措施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生態環境建設等技能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生態學、植物學、測量學、土壤學、水力學、環境監測、水文學及水資源、工程力學、水利工程制圖、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原理、水土流失與荒漠化監測、水土保持工程學、林業生態工程學、流域管理學、荒漠化防治工程學。
畢業生適宜在國土資源、城市建設、環境保護與評估、水利、農業、林業等部門,從事中小流域水土資源評價、水土流失監測、應用生物與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的工作。
森林資源保護與游憩(本科)
培養掌握生物學、地理學、森林資源保護、旅游開發利用、風景旅游區規劃與管理、林政管理與森林公安的基本理論基礎、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病蟲害防治檢疫、景區導游、旅游經營管理、林政與警務等專業理論與技術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森林生態學、森林環境學、管理學原理、測量學、植物學、樹木學、土壤學、樹木生理學、森林旅游管理、森林外來有害生物控制、3S技術、森林游憩、資源規劃設計原理等。
畢業生適宜在大中專院校、森林旅游、自然保護區、林政管理、森林公安等部門,從事森林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森林旅游管理、森林公園與風景旅游區規劃設計等工作。
統計學(本科)
培養具有扎實數學基礎,掌握統計學基本理論和方法,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技術與分析軟件,具有經濟學初步知識,具備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等基本技能的人才,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和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統計調查、數量分析及統計信息、資源開發和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概率論、數理統計、運籌學、應用隨機過程、抽樣技術、統計應用軟件、統計預測與決策、線性代數、高等數學、統計學、時間序列分析、應用多元統計分析、資源調查與統計、國民經濟核算、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
畢業生適宜在高校、科研機構、統計、農林業、金融、證券、保險等企事業單位工作,從事資源調查、統計分析、統計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和統計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