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高考轉型 專家支招如何應對(2)
2009-07-07 11:15:21京華時報文章作者:周逸梅
學生應對策略題海戰術不適應新高考
專家建議,學習新課程的學生首先需要在老師的帶領下,通過高三這一年的復習,不斷歸納總結知識網絡,把前兩年學習的各個模塊“串珠子、編辮子”。
其次,不能沉迷題海中,要歸納出學習方法。新課改下的學習應高度重視解題思維過程,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通過眼神、手勢、語言等多種方式與教師及同學交流,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見解,不能依靠機械記憶來完成學習任務。
新課程高考重視學科各項能力的考查和重視探究過程的實施,以過去題海戰術的復習策略來應對今天的高考復習,一定是低效率的學習過程。如今,市面上很多課外練習題冊并不能有效地反映高考命題方向和特點,也不能照顧到學生學習的差異性。
在實踐操作中,雖然明年是第一年的新高考,但是專家建議考生仍舊要把前三年的高考試卷做透、吃透。因為從2006年開始,新課程的命題思路已經滲入到高考命題中,可以從里面摸到新高考的脈絡。
另外,專家提醒考生,不能忽視心理因素。明年的應屆考生雖然在高一、高二階段學習很輕松,但是因為他們是第一屆面對新高考的學生,所以很容易害怕、心里沒底。所以需要調整心態,樹立必勝的信心。根據往年的經驗,很多考生都是到了春節以后才開始著急,進行備考沖刺,家長也開始幫忙瘋狂找老師,其實這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段。
專家建議,考生要提早從這個暑假就開始準備,不能臨時抱佛腳。從這個暑假開始,給自己制定一份復習計劃,分成兩個階段。從這個暑假到寒假期間,是掌握系統性知識,過關基礎知識。寒假以后就要綜合性練習,結合試題查漏補缺。
家長應對策略別找外地老師輔導高考生
首先要建立起與班主任和老師暢通的溝通渠道,不要到臨考才到學校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在教學中發現,很多孩子習慣臨考突擊復習,其實這和家長突擊關心有關。
其次,要注重與孩子間的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心態,適當幫孩子減壓。
第三,千萬不要盲目地給孩子報課外補習班,過多地加重孩子負擔。
專家建議,如果是為了高考準備,個性輔導最好不要找大學生,因為大學生很少了解考點、考綱,不能真正有針對性;同時,也不要因為價格便宜,找外地老師,因為各個地區的考試要求不同,外地的老師不了解北京的實際情況,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所以,即使家長真的要找“一對一”個性輔導,也要找那些教過高中課改,而且曾經輔導過高考班級的北京籍老師。
最后,專家提醒家長,由于新高考會有一些地方調整,這一年一定要關注媒體上對課改、高考和高招信息的報道,不要接收錯誤消息。在高考咨詢中,經常有家長問一些奇怪的問題,如復讀的學生沒有綜合素質50分,是不是總分要少50分?還有的家長因為北京“小平行”,在二志愿填報時,把分高的學校還填在第三個,把分低的填在前面。專家指出,如果家長不能準確把握考試信息,會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