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專業介紹
2009-07-02 15:34:51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
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是學校通過整合優化機械電子等相關學科而組建的學院。學院現共有教職工130人,其中教授13人,博士生導師3人,副教授32人,在校本科生2200多人,研究生280多人。
學院設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和工業設計6個本科專業,機械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5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點。
學院在人才培養上強調基礎寬厚,專業精深,注重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培養,著力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挑戰杯”、全國數學建模大賽和全國“機械創新與設計”等科技競賽上,獲得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2項,有50多項成果獲得國家專利。
學院堅持開放式辦學,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貝爾實驗室、美國國家儀器公司、美國休斯頓大學、挪威大學和澳大利亞南澳大學等單位建立了合作培養研究生及共建實驗室等關系,已培養留學生和選派出國留學生多名。
大類專業介紹
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包括兩個大類,即機械類和電氣信息類。機械類包括“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和“工業設計”兩個專業,電氣信息類包括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四個專業。前期將通適教育課程與學科基礎平臺課程相結合,后期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進入相應的專業方向進一步深造,同時可選擇指導教師,參與科學研究工作。
機械類培養目標:具備機械設計制造和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及其應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工業產品造型設計、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機電產品開發、機械自動化研究與應用、企業運行管理和產品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是本大類專業的培養目標。重點對學生進行創新性思維和新產品開發的能力的培養,進行機械產品設計、制造及設備控制、產品造型設計、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訓練。
機械類基礎課程設置:工程力學、機械制圖、藝術設計基礎、工業設計概論、材料及加工、機械原理、電工與電子技術、計算機原理及應用、軍訓﹑金工實習﹑計算機程序設計﹑機械原理課件設計等。
機械類就業領域:畢業生適合到各類工業機械制造行業,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各類與產品相關的設計領域,也可以擴展至環藝設計、包裝設計、平面設計等領域,還可以到相關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電氣信息類培養目標:根據二十一世紀教育教學改革"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原則,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和文化修養,具有扎實的本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受到科學研究與實際應用初步訓練,具有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通信系統、自動檢測與控制、測控技術與儀器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應用和開發,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電氣信息類基礎課設置: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等。
電氣信息類就業領域:企事業單位、高科技產業部門、電信系統、金融系統。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080301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專業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與制造及自動化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同時強調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與機械設計與制造的基礎理論的有機結合,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制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軍訓﹑金工實習﹑計算機程序設計﹑機械原理與零件課程設計﹑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數控技術實習﹑機械制造工藝技術實習﹑機電一體化系統課程設計﹑巖土工程機械課程設計﹑畢業設計。
主要專業設計:現代制造技術綜合實驗﹑測試與信息處理實驗﹑機電一體化系統實驗。
080303工業設計
專業培養要求:本專業培養學生掌握工業設計的理論和方法,具有創新性思維和新產品開發的能力,能應用造型設計原理處理各種產品的造型與色彩,形式與外觀、結構與功能、結構與材料、外形與工藝、產品與人、產品與環境、市場等的關系,并將這些關系綜合表現在產品造型設計上。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軍訓、金工實習、藝術寫生、計算機程序設計、電腦軟件應用課程設計、產品造型與創新設計、專業實習、畢業設計。
主要專業實驗:模型制作﹑陶藝制作﹑產品制作。
080603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是一門應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技術進行電子信息控制和信息處理的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現在,電子信息工程已經涵蓋了社會的諸多方面,像電話交換局里怎么處理各種電話信號,手機是怎樣傳遞我們的聲音或圖像的,網絡是怎樣傳遞數據,甚至信息化時代軍隊的信息傳遞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電子信息工程的應用技術。
專業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系統學習信號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受到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有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電子電工技術實習、電子工程師
主要專業實驗:電子電路/數字電路系列實驗、計算機編程與接口系列實驗、信號處理系列實驗、嵌入式系統系列實驗等。
080604通信工程
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制造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計算機上機訓練、電子工藝實習、電路綜合實驗、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一般要求實踐教學環節不少于30周。
主要專業實驗:通信原理實驗、電子電路實驗、數字系統與邏輯設計實驗、電磁場實驗、信號與系統及數字信號處理實驗、通信系統實驗等。
080602自動化
專業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控制理論、運動控制與過程控制、自動檢測與儀表、信息處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網絡技術、管理與決策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受到較好的工程實踐基本訓練,具有系統分析、設計、開發與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金工實習、計算機應用基礎訓練、電子工藝實習、電子技術課程設計、專業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等,一般安排在夏季學期。
主要專業實驗:自動控制理論實驗、電力電子技術實驗、運動控制實驗、過程控制實驗、自動檢測與儀表實驗、計算機控制實驗、系統仿真實驗、網絡及多媒體實驗等。
080401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專業培養要求:以光、機、電、計算機一體化技術為特色,旨在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具備智能自動化儀器系統軟硬件設計及制造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信息檢測、處理及智能控制,掌握現代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虛擬化儀器設備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具有較高的外語能力和人文社會科學綜合素質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