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專業介紹
2009-06-10 23:15:44廣州大學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現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含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設備工程和汽車服務方向)、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含通信工程、聲像燈光工程方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4個本科專業。
目前,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228人,教職工70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級職稱的29人、博士和碩士學位的4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人。
學院的辦學宗旨是“以德載學,務實創新”。學生通過四年的學習,不但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而且在機械與電氣工程等工科領域獲得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際應用能力,畢業后可以在國民經濟建設緊迫需要人才的廣泛領域就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本專業設有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設備工程和汽車服務三個專業方向。學生入學不分專業方向,前兩年學習本專業的平臺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和學習成績,可選擇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設備工程和汽車服務三個專業方向之一學習。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1、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CAD/CAM)方向
培養目標:掌握傳統機械設計制造和控制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成熟技術,同時掌握計算機技術等相關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實踐能力突出,具有創新精神,能從事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領域的設計、應用、開發、運行管理、維護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1)專業基礎課包括工程制圖、計算機輔助繪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材料、電工與電子技術、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設計基礎實驗、流體傳動與控制(即液壓與氣動技術及PLC)、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程序設計等;(2)專業課包括機械CAD(即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數控技術與CAM(即數控與計算機輔助制造)、先進制造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工業設計等。
就業方向:主要就業領域包括家電、模具、電子裝備、通用機械、汽車、摩托車及其它與產品設計開發有關的企業。
2、設備工程方向
培養目標:掌握現代設備管理技術、智能故障診斷技術、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和技術經濟分析方法,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實踐能力突出,具有創新精神,能從事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領域的設計、應用、開發、運行管理、維護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1)專業基礎課包括工程制圖、計算機輔助繪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材料、電工與電子技術、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設計基礎實驗、流體傳動與控制(即液壓與氣動技術及PLC)、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等;(2)專業課包括機械故障診斷技術、現代設備管理、工程經濟學、運籌學、數據庫技術及管理信息系統(MIS)、測試技術、機械設備維修技術、現代質量管理、虛擬儀器程序設計等。
就業方向:主要就業領域包括家電、模具、電子裝備、通用機械、汽車、摩托車及其它與現代設備管理、診斷及維護有關的企業。
3、汽車服務方向
培養目標:具有現代汽車設計和制造方向的理論及先進科學技術,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實踐能力突出,具有創新精神,能從事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領域的設計技術、應用開發、運行管理與維護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1)專業基礎課包括工程制圖、計算機輔助繪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材料、電工與電子技術、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設計基礎實驗、流體傳動與控制(即液壓與氣動技術及PLC)、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等;(2)專業課包括汽車構造、汽車發動機原理、汽車服務工程、汽車電子技術、汽車電氣設備與控制系統、汽車檢測與診斷技術、汽車維修工程、汽車保險與理賠、汽車營銷與技術服務等。
就業方向:主要就業領域包括汽車設計制造、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運用與管理、汽車營銷、交通運輸及其他相關汽車服務的產業。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含通信工程)
本專業共設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兩個專業方向。學生入學不分專業方向,前兩年學習本專業平臺課程,從三年級開始,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和學習成績,可選擇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兩個專業方向之一學習。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1、電子信息工程方向
培養目標:掌握電子信息科學的基本理論和現代電子設計技術的基本技能,主要培養能夠運用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DSP技術、FPGA/CPLD技術和ARM等技術對現代電子信息系統及其產品進行開發、設計、集成和應用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數據通信和網絡、計算程序設計、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高頻電子線路、微機原理、數字信號處理、DSP系統設計與應用、數字電視原理與應用、單片機原理與應用、嵌入式系統原理與接口技術、EDA技術與應用、電子電路CAD等。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能在電子信息產業等國民經濟部門及國防部門從事電子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集成以及生產管理和營銷推廣等工作。
2、通信工程方向
培養目標:掌握現代通信系統和電信網絡的設計、開發、工程建設、維護優化及網絡管理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數字信號處理、通信系統原理、高頻電子線路、電磁波理論基礎、計算機通信技術、現代交換技術、移動通信、通信系統工程、寬帶接入網、多媒體通信技術、移動網絡優化、電信網絡管理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方向培養的是通信、電子、計算機網絡技術相結合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可在電信管理及運營、電信設備制造、電信設備集成、網絡服務等企事業單位從事通信、電子、計算機網絡的設計、工程建設、維護、優化、網絡管理及軟硬件開發等工作。
■信息工程專業(聲像燈光工程)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使畢業生具有電子、聲頻、視頻、燈光設備設計和系統集成設計以及聲像攝錄制作能力。使從事信息科學、電子工程、計算機技術、聲像燈光、文藝演出、廣播電視與音像制作及其他相鄰領域中的科研開發、工程設計、生產管理及營銷推廣工作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數模電子、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樂理基礎、建筑聲學、電聲學基礎、聲頻系統工程、視頻系統工程、藝術照明系統工程、MIDI與計算機音樂、聲像燈光技術CAD、錄音系統與錄音技術、聲像燈光設備與系統故障診斷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方向的畢業生是電子、聲頻、視頻、燈光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可從事電子、聲頻、視頻、燈光設備與系統等方向的研究、開發、設計、集成、調控工作以及聲像攝錄制作工作。能在信息科學、電子工程、計算機技術、聲像燈光或其他相鄰領域中的生產、工程、科研及文藝演出、廣播電視與音像制作等單位從事科研開發、工程設計、生產管理及營銷推廣等工作。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學制學位: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和自動化技術有關的電工技術、電子技術、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運動控制技術以及計算機控制等領域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課程:微機原理、電路理論、電子技術、電機與拖動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計算機控制技術、運動控制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電氣控制與可編程控制器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電力工業、電子工業、機械制造自動化、電氣控制、工業自動化等企事業單位從事產品設計、制造、研究、開發、管理、營銷推廣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