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簡介及專業介紹
2009-06-09 17:19:51云南農業大學
植物保護學院簡介及專業介紹
植物保護學院下設植病系、昆蟲系和農藥系3個系,1個教學實驗中心和1個本科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基地。建有“農業生物多樣性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病害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云南省植物病理重點實驗室”、“東南亞暑類作物科研與培訓中心”等;目前有植物保護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植物保護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各1個,二級學科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藥學博士點3個,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碩士點、農藥學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植物保護、動植物檢疫本科專業2個。目前在校本科生520人(含留學生2人),碩士生218人,博士生61人。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65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5人,講師19人,助教4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32人;具博士、碩士學位教師50人,占76.9%。45歲以下教師5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1.5%。教師隊伍中有教育部學部委員1人,973首席科學家1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全國教學名師1人,云南省教學名師1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1人,國家特殊津貼專家4人,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1人,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人、中國農學會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中國植物保護學會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人、云南省特聘教授1人、云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7人、興滇人才獎獲得者1人、云南省突出貢獻專家3人、云南省特殊津貼專家4人;獲國家獎前3名、省部級一等獎前3名、二等獎前2名的人員共19人。
2001年來首席主持國家973、主持全球環境基金(GEF)、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等項目97項,在研經費1.26億元。發表學術論文421篇,專著12部,申請發明專利59項,授權18項,實審44項。獲國內外科技獎15項,其中國際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5項。11項研究成果被國家和省市列為重大農業成果推廣,累計應用面積1億余畝,促進農民增收近百億元。學院數十年的潛心研究,形成了國內外高度評價和普遍認可的生物多樣性控制作物病害的科研特色。
植物保護專業
本專業為省級重點專業,培養學生具備植物保護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生通過學習建立植物保護是通過保護植物健康,最終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環境、保護人類食物安全的理念;較全面地掌握生物科學的基礎知識及有害生物、有益生物、植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獲得認識有害生物的發生發展規律、鑒別、檢疫以及綜合控制的方法和技術。主要開設普通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農業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學、農藥學、農藥商品學、植物檢疫、植物免疫學、資源昆蟲學、植物組織培養等課程。畢業生能在農業、工業、商業、貿易、管理及其它相關領域從事教學、科研、生產、推廣、經營、管理、技術服務等工作。修業年限四年,授予農學學士學位。
動植物檢疫專業(植物檢疫方向)
本專業培養具備動植物檢疫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進出境動物、植物檢疫工作的基本程序、法規和準則、有害生物的風險性分析(PRA)、熟知信息技術在動物、植物檢疫中的作用及檢疫監督,掌握常規的實驗檢驗方法。滿足社會需求的厚基礎、寬口徑、通用型人才。學生通過學習建立植物檢疫是通過控制危險性有害生物的傳播,最終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環境、保護人類生存安全的理念;掌握生物科學的基礎知識及有害生物、有益生物、植物和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認識檢疫性生物的發生發展規律、鑒別、檢疫的方法和技術。主要開設動物解剖學、動物傳染病學、動物性食品衛生學、植物病理學、昆蟲學、農藥學、動植物檢疫學、有害生物風險性分析、檢疫性有害生物生物學和生態學、出入境植物檢疫法規等課程。畢業生能在農業、工業、商業、貿易、管理及其它相關領域從事教學、科研、生產、推廣、經營、管理、技術服務等工作。修業年限四年,授予農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