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專業介紹
2009-06-08 18:19:31湖南科技大學
教育學院
教育學院現有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碩士三個碩士點,教育學、應用心理學、教育技術學和小學教育4個本科專業,其中教育技術學專業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專業。
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學生906人,研究生208人。教職工50人,其中專職教師42人。專職教師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在崗博士7人,在讀博士3人。學院有教育技術專業實驗室、應用心理學專業實驗室、教育碩士案例討論室和小學教育專業技能訓練室等。教學儀器設備總計470余萬元。各專業都擁有穩定的見習和實習基地。圖書資料室現藏書2萬余冊,各類期刊120余種。
近五年來,我院科研成果喜人,共發表論文310余篇,出版專著(含教材)20余部,主持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40余項,獲省級科研教研獎10余項。
展望未來,我們將本著“興本強研,夯實平臺,內涵發展”建設思路,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突出教學的中心地位,發揮科研的動力作用,向管理要效益,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為把我院建設成為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型學院而努力奮斗。
教育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良好的教育基本理論素養、較強的教育研究和實踐能力、熟悉中外教育發展史和國內外教育改革最新進展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員、教育科學研究人員以及創新型中小學教師。
主干學科:教育學
主要課程: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學、中外教育史、現代教育技術、兒童心理學、教育管理學、教學論、教育測量與評價、教育社會學、教育科研方法、課程開發與設計等。
就業去向: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教育科學研究部門、中小學以及社會各類教育機構等。
小學教育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較高的教育理論素養、能勝任小學主干課程教學的全科型高素質的新型小學教師。
主干學科:教育學、心理學。
主要課程:教育原理、現代教育技術、兒童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學論、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中外教育史、計算機基礎、現代漢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學原理與方法、小學數學教學原理與方法、小學英語教學原理與方法、音樂基礎、美術基礎、自然科學基礎、社會科學基礎等。
就業去向:中小學、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教育科學研究部門、社會各類教育培訓機構。
教育技術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是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本科專業。主要培養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教育傳播功能,能夠在現代教育領域從事信息化教學過程和學習資源的創造、使用與管理的專門人才。
主干學科:教育學、傳播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教育技術導論、數字電視創作、電視編導、遠程教育學、網絡教育應用、計算機網絡、教學系統設計、教學媒體與技術、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攝影與計算機圖像處理、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學、信息技術教育學等。
就業去向:中小學、大眾傳媒機構、信息產業部門等。
應用心理學
培養目標: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本專業重點培養以下三個方面人才:(1)心理輔導與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2)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心理學研究人才;(3)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部門的管理人才。
主干學科:心理學、生理學、教育學。
主要課程: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心理學研究方法、臨床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咨詢、心理測量、教育心理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社會心理學、病理心理學。
就業去向:學校、部隊、社區、醫院等心理輔導、心理咨詢、心理健康教育領域,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
法學院簡介
法學院現設有三個系:法律系、政治系、哲學系,設有法學、思想政治教育和哲學三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800多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已經被確定為湖南科技大學博士學位授權建設學科,學院擁有五個碩士學位授權點:中共黨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在校研究生100余人。另外,掛靠教育學院招收課程與教學論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碩士研究生和教育碩士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專業碩士研究生;學院有三個省級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湖南省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研究基地,湖南省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有兩個校級研究機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憲政與權利保障研究所。全國毛澤東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會秘書處設在法學院。
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85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9人;博士后8人,博士及博士生27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1人,湖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1人,第三層次人選3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及其培養對象5人。高級職稱人員占教師人數的63%,博士占教師人數的39%。學院領導班子年輕務實,教職工團結協作、積極進取,是湖南科技大學的“和諧單位”。
學院十分重視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教學研究型學院的辦學格局。學院始終堅持以育人為中心、素質教育為重點、教學改革為手段,取得了多項教學和教改成果。近年來,教師主持并承擔了省部級教研教改課題10余項。先后有1人評為湖南省“優秀德育課”教師,8人次在湖南省高校“精彩一課”比賽中分獲一、二、三等獎,1人被評為學校“教學名師”,5人評為學校“優秀青年教師”。科學研究取得豐碩成果。近三年來,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3項,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1項,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湖南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項目和湖南省社科聯項目等40余項,全國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項目4項,湖南省高等教育研究項目20余項。出版專著27部,主編或參編教材10余部。先后在國家級、CSSCI源刊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其中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全文轉載60余篇。
學院始終以培養“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學生政治覺悟高,思想素質好。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通過率均在70%以上,計算機過級率達80%。近五屆畢業生中有百余人考取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學校的研究生,多人獲得直接攻讀博士學位資格。學生社團“法律協會”被評為“湖南省十佳社團”和“全國優秀大學生社團”。
學院圖書資料室擁有藏書3萬余冊,中外文期刊300多種。學院擁有設備先進的模擬法庭、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房和學術報告中心,具備良好的教學與科研條件。
思想政治教育
培訓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具備哲學、法學、政治學、管理學和教育學等多學科基本理論知識,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或中等學校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教學、科研和管理的專業人才。
主干學科: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教育學。
主要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政治學、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概論、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法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中學思想政治教學論等。
就業去向:中等學校、科研機構、行政機關、企業單位。
法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地掌握法學理論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重大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學科:法學。
主要課程:法理學、中國憲法、中國法制史、刑法、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等。
就業去向: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
哲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有進一步培養潛質的哲學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企業等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學科:哲學。
主要課程:哲學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導讀、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中國哲學原著選讀、宗教學、社會學、政治學、邏輯學、美學、科學技術哲學、倫理學、西方馬克思主義等。
就業去向:文教事業、新聞出版、科研機構、行政機關、企業單位。
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