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專業介紹
2009-06-05 16:33:24鄭州大學
化學工程學院
院系概況
鄭州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簡稱:化工學院)始建于1958年。化工學院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素質教育為中心,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并重,走產、學、研一體化的辦學道路,逐步形成了協作、奉獻、求是、創新的良好院風和務實、高效、協調、規范的工作準則。化工學院現有職工140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高工)46人;博士生導師9人、碩士生導師48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50人、本科生2000人、專科生177人。
化工學院開出的100余門課程中,“化工原理”為國家級優秀課程,“化工熱力學”為省級優秀課程和省級精品課程,“物理化學”為省級優秀課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為省級名牌專業建設點。
化工學院擁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含5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化學工藝、化學工程、催化工程、應用化學、生物化工),化工機械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化學工藝、化學工程、應用化學、工業催化、化工過程機械、熱能工程、環境工程、生物化工、安全工程等);1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化學工程領域),;()。六個本科專業均可對口免試和報考本院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化工學院擁有1個國家級中心;2個河南省重點學科;1個河南省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1種國家級學術刊物;1個國家級信息機構。近年來,化工學院共獲國家發明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星火獎38項;河南省教學研究成果獎6項;獲國家專利26項、美國專利1項;完成并通過鑒定的國家級、省部級各類項目60余項;在國內外正式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被SCI、EI收錄100余篇;出版教材與著作20余部;年均科研經費到款額370萬元。
化工學院學生在國際、國內的學習競賽、發明競賽中屢屢取得好成績。應屆畢業生考研錄取率在30%以上;畢業生一次就業率歷年在95%以上,位居全校前列。
招生專業介紹
1、化工與制藥類
培養目標:本學科旨在培養掌握化學工程與技術的基本原理、專業技能與研究方法,擁有過程裝備、過程控制及工業經濟管理等業務知識,具備在工業界、科技界、政府及行業管理等部門承擔重要職責的基本能力和素質,能在化工、醫藥、石油、能源、輕工、農藥、冶金、微電子生產、食品、環境及高等教育等行業從事產品的研制開發與評估、過程工藝與裝置的設計放大、過程科學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生產過程的控制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教育教學和管理營銷人才。本學科是省級重點學科;化學工程與工藝為省級名牌專業建設點。
按類招生及專業分流:本學科分為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2個本科專業,按學科大類招生,入學后第4學期(大學二年級下學期)劃分專業。
主要課程:學生除學習基礎課程外,還將根據不同專業方向學習技術基礎課和專業課。主要技術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包括:五大化學(無機、有機、分析、物化與生化)、化工原理、化工熱力學、化學反應工程、現代分離技術、過程設備設計與計算、化工工藝學、藥物合成反應、制藥反應工程學、制藥工藝學、藥事管理、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等課程;進行基礎課實驗、專業課實驗、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
修業年限: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具有碩士博士授權點。
2、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化學工程、機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識,受到工程設計、測控技能和科學研究能力的基本訓練,掌握單元設備及成套裝置的優化設計、系統控制、綜合性能分析、創新改造及新型過程裝備開發研究的基本知識,具有研究、開發和創新能力,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輕工、環保、醫藥、食品、機械、勞動安全和高等工程教育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與經營管理、工程科學研究以及教育教學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管理和營銷人才。本專業是省級重點學科,包括工業裝備與自動化、工業過程智能控制2個方向。本學科是省級重點學科。
主要課程:工程熱力學、過程傳遞原理(化工原理)、工程流體力學、工程力學、機械設計、電工電子學、控制理論、過程機械與過程設備設計及計算機控制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進行基礎課實驗、專業課實驗、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
修業年限: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具有碩士博士授權點。
3、環境科學
培養目標:主要培養環境科學和環境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現代環境的分析方法、先進的環境監測技術質量評價體系和污染物控制工程以及資源生產的清潔工藝和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學生接受環境管理和環境治理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研究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及行政部門等從事科研、教學、環境污染物的控制規劃、治理、設計、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教育教學和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學生除學習基礎課程外,還將學習技術基礎課和專業課。主要技術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包括:生態環境學、環境化學、環境生物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環境質量評價、環境管理與環境法和環境信息系統等課程;進行基礎課實驗、專業課實驗、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
修業年限:學制四年;授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具有碩士博士授權點。
4、熱能與動力工程
培養目標:是培養從事能源開發與利用、環境保護、能源利用系統及設備的設計與優化、動力工程及控制等領域的教學、科學研究及技術管理人才的重要工科專業之一。通過學習熱能工程、傳熱學、流體力學、動力機械、動力工程等方面基礎知識,受到工程設計、測控技能和科學研究的訓練,培養能夠在能源、動力、制冷與空調、電力、化工、石油、輕工、環保、醫藥、食品、機械、勞動安全及高等教育等部門從事動力機械(如熱力發動機、流體機械、水力機械),動力工程(如熱電廠工程、水電動力工程,制冷及低溫工程、空調工程)和熱能工程的設計制造、技術開發、工程科學研究、經營管理、教育教學及產品營銷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管理和營銷人才。
主要課程:學生除學習基礎課程外,還將學習技術基礎課和專業課。主要技術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包括: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控制工程基礎、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制冷原理及設備、泵與風機、工業鍋爐原理、測試技術及計算機應用的基本理論等課程;進行金工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基礎課實驗、專業課實驗、畢業設計(論文)等。
修業年限: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具有碩士博士授權點。
5、安全工程(系統安全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安全技術及工程、安全科學與研究、安全監察與管理、安全健康環境檢測與監測、安全設計與生產、安全教育與培訓等方面基本理論和知識的重要工科專業之一。通過學習能夠從事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及有關企事業、科研單位、高等學校等單位的勞動保護科學研究、工業裝備安全設計與評定、安全監察與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政法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本專業設置有國家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承認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
主要課程:學生除學習基礎課外,還將學習技術基礎課和專業課。主要技術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包括: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高級程序語言、過程系統安全、安全系統工程、安全工程學、工程安全設計、現代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標準與法則、安全與環境評價、安全人機工程學、事故調查與分析、安全設備工程等課程;進行基礎課實驗、專業課實驗、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
修業年限:學制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具有碩士授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