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臨床醫學婦產方向專業介紹
2009-06-05 13:30:53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臨床醫學婦產方向
一、辦學指導思想:
(一)學科定位:臨床醫學婦產方向專業教育教學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等技術應用性臨床醫學婦產方向的專門人才。
(二)辦學思路:培養人才是根本任務,教學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學改革是各項改革的核心,提高教學質量是永恒的主題。以學生為主體,立足河南,面向農村、面向社區、基層,面向就業市場,培養具有基礎理論知識適度,臨床診療技術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的婦產方向的醫療衛生人才。
(三)專業設置:專業設置必須和社會需求緊密結合。我省乃至全國在廣大農村仍然缺醫少藥,特別是婦產方向的醫療衛生人員更缺,那里有廣大的就業市場。我省鄉鎮衛生院專科以上畢業的醫務人員只占12.42%,而鄉村醫生中專科以上畢業的醫生僅占1.33%,這就為臨床醫學婦產方向的專科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天地。
二、基本情況與師資隊伍
從1984年建校之日起,臨床醫學就是我校的主干專業。2002年,經過教育部的評估,我校正式成為河南省唯一的民辦普通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到2006年,我校在校生已達6000人,06年招生2500人,其中近60%為臨床醫學專業(包括婦產方向)的學生。
2002年以后,我校迅速開展了全方位的正規化建設,先是建立了兩系兩部(臨床醫學系、護理系、基礎醫學部和公共學科部),06年從臨床醫學系中分出相關醫學系。系部領導是在全省范圍內選聘高年資管理人員擔任的。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內、外、婦、兒、中醫、五官等教研室,每個教研室均由本學科的專家擔任教研室負責人。臨床醫學系現有教師7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職稱的45人,中級職稱的6人,初級職稱的7人,在讀研究生2人。
三、實驗室建設的情況
臨床醫學系下設檢體診斷、外科學總論、婦產、中醫、耳鼻喉等實驗室,加上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共有實驗室16個。現有一萬兩千平方米實驗樓一幢(基礎實驗摟),別墅式實驗摟四幢(臨床實驗摟)。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臨床醫學實驗室設備越來越完善,為提高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
婦產科實驗室組建于1990年,是由我省已故著名的婦產科專家李子深教授親自創辦的,現有完善的各類婦產科模型和各期胎兒標本,配備有婦產科手術床和各種手術器械30多種,婦產科的分娩機轉模型、四步觸診模型、產鉗術、胎頭吸引術、臀助產術、會陰側切縫合術、宮頸裂傷縫合術等,同學們都能親自操作。婦科的婦科檢查、后穹隆穿刺、處女膜修補術、息肉摘除術、輸卵管通液術、計劃生育的宮內節育器放取術、人工流產術、刮宮術、引產術都能在模型上操作練習,使同學們熟練掌握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使抽象的理論變得生動形象,便于同學們理解掌握,為培養實用性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該實驗室是我省醫學院校唯一供教學用的婦產科實驗室。
檢體診斷實驗室購置了當時國內最先進的“高級心肺聽觸診實驗系統”,其中包括主控電腦4臺和64套分機,每臺機器均可單機操作,模擬心肺的常見體征和疑難病的體征。并對學生課余時間開放。
外科實驗室有兩套6個實驗室,可以同時開24臺手術,讓同學做動物手術。為迎接國家評估,學校投巨資購買現代化的一流實驗設備,充實我系各個實驗室。
四、積極開展教學研究,不斷開拓辦學思路
民辦醫學高等教育是我國改革大潮中出現的一項新生事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許多鮮明的特點。圍繞民辦醫學高等教育中的特點,我們對民辦醫學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規格及辦學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民辦醫學高等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培養目標同公辦學校一樣,是為社會主義服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醫學專門人才。我校醫學專業規劃暫為三年制專科,正在為5年制本科不斷努力。辦學模式基本上同公辦學校,但更加靈活。
五、教學質量保障措施
作為民辦院校,澍青醫專領導班子清醒地認識到“以質量求生存”是學校辦學的生命線,始終把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放在第一位來抓。澍青醫專教師隊伍的核心部分是河南省著名專家教授,他們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使年輕學生受益匪淺。對于年輕教師上課前先要試講,合格后才能上講臺。學校專門制訂了考核辦法,對理論課和實驗課教學質量,每學期末進行系統考核,成績優秀者給以表彰,不能勝任教學工作者則予以淘汰。學校聘請原河醫大專家教授為學校督導,監督學校教學全過程。臨床醫學系每學期向學生發放教學信息反饋表,征求學生對教學、教師的意見,并填寫評教調查表,給任課教師打分,以確保教學質量的提高。
六、主要課程
類別 |
公共基礎課 |
專業基礎課 |
專業課 |
課程 |
法律+修養 毛論+鄧論+三個代表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醫學倫理學 體育 英語 計算機基礎 醫用化學 |
人體解剖學 組織胚胎學 中醫學 醫學遺傳學 醫學心理學 生理學 生物化學 微生物與免疫學 人體寄生蟲學 藥理學 病理解剖學 病理生理學 診斷學基礎 醫學影像診斷 外科學總論 預防醫學 |
內科 外科 婦科學 產科學 兒科學 傳染病學 急救醫學 婦女保健學 |
七、專業特色
1.突出以德為本。老校長王樹青同志題詞:“必須有高尚之醫德,才能悟化出精湛之醫術”,已成為澍青的校訓。我校臨床醫學專業,強調既要教書又要育人,要求學生在學好業務的同時,首先要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根據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對我校畢業生反應良好.
2.注重對學生“實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我校實行“三.一”制,三年中最后一年全部在醫院實習,有較長時間和較多的機會進行實踐。由于我校注重實驗室的建設,學生在校期間動手機會也較多,如婦產科實驗室,學生在實習前就能在分娩機轉模型上反復練習胎兒分娩的過程.
3.培養方向明確,便于學生就業。根據社會需要,我校先后在臨床醫學專業的基礎上開設了中醫、美容、五官、康復等專業,緩解了專科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我們還計劃進一步開展后期分流工作,開設一些新的專業方向。
4.2004年,我校與吉爾吉斯斯坦國立醫學院簽定了聯合辦學協議,為澍青醫專走出國門進行了初步的嘗試。我系已有數名學生辦理了赴吉爾吉斯斯坦留學的手續,出國深造。
八、加強學生管理
學校采用的是班主任負責制,要求班主任在校值班,把關心和幫助落實到每一個學生。在加強學生管理的同時,突出注意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除專業學習外還開設有形勢與政策、就業指導、經典詩詞鑒賞、藝術導論、音樂鑒賞、美術鑒賞、舞蹈鑒賞等選修課與講座。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體育比賽等。假期則與專業結合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