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職業技術學院特色專業:水產養殖專業介紹
2009-06-02 15:41:27日照職業技術學院
特色專業:水產養殖
水產養殖專業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結合實際需要,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具有行業特色的教學改革方案。即結合水產養殖專業的需要、本著實用為目的的原則,對原來實驗教學計劃中諸如實驗針對性不強、部分課程的實驗內容偏少,不能滿足專業技能素質培養的要求等不完善的地方進行了合理地修訂,增加了應用性和創新性強的實驗課,減少或者刪去驗證性實驗。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技能素質,水產養殖專業拋棄原先創辦實驗室思路,將原先的微生物、動物學等傳統實驗室,以突出高職特色著重培養學生技能素質為目的,完善為與生產、實踐緊密聯系的水質檢測分析室、病害檢測分析室、微藻實訓室、蝦蟹養殖實訓室、魚類養殖實訓室、貝類養殖實訓室、藻類養殖實訓室等七個主干實驗室。形成了魚類養殖教學模塊、甲殼類養殖教學模塊、貝類養殖教學模塊、餌料培養教學模塊及藻類養殖教學模塊等5個教學模塊。5個教學模塊既相對獨立,又有機地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將其中之一自選作為重點突破,其它模塊要求融會貫通,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實踐中得到提高,成為“一專多能”的技能型人才。學生畢業時,能夠獨立承擔育苗、養殖工作,成為水產業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
學院先后為水產養殖專業投資220多萬元建成了設備先進,設施齊全,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生物實驗室、水質檢測分析室、病害檢測分析室、微藻實訓室,海、淡水動植物養殖模擬實訓室。在從事生產實訓前,在實驗室內先接受一定的技能培訓,即小型的模擬生產操作及基礎的專業技能培訓。通過實驗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尤其是一些生產、檢測儀器的使用。這樣,實驗課為理論課和生產實訓做好了充分的中間準備,也為畢業后的直接頂崗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水產養殖專業現有校內實訓基地一處----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水產實踐教學基地,建于1999年,占地20多畝,對蝦養殖池100多畝,投資160多萬,四個車間4000多方水體,2004年投資200萬擴建工廠化養魚車間4000平米。可以完成各種水產育苗項目,可容納100多名學生實習。實習基地當年建設當年育苗并獲得成功,成為第一個在該海域育出海灣扇貝的育苗場,打破以前多位專家教授關于此處不能育海灣扇貝苗的論斷,帶動起該區域的水產養殖育苗業。2001年春天學院實踐教學基地又成功引進南美白對蝦,改善了當地養殖品種單一、病害嚴重的問題。另外,為進一步完善教學結構,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我院還積極開展校企合作,開辟了多處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全面進行魚、蝦、貝、藻的育苗、養成生產實習提供了便利條件。
為彌補水產養殖專業實訓基地不足、功能不夠完善的缺點,我院還與外單位合作,如日照市嵐山水產育苗場、山東省日照市水產研究所、日照市東港海源育苗場、日照福源水產育苗養殖研究所、日照市水產名優魚種場、日照市嵐山陽光海水魚類研究所、日照市海興漁業有限公司、日照市東港區海珍品研究所等,開辟了多處校外實訓基地,學生通過在這些實訓基地進行經濟魚、蝦蟹、貝、藻等育苗頂崗實訓,可以熟悉魚、蝦、蟹、貝的人工育苗和養成生產的操作過程,具備獨立的生產能力。如與日照市水產名優魚種場,日照市東港區海珍品研究所等企業的合作,增加了海參、鮑魚等名貴水產動物的實訓,彌補了水產養殖專業實訓項目的不足之處使得實踐教學更加完善。
近幾年我院水產養殖專業教師結合水產業發展的特點,已編寫出具有高職特色的專業教材(包括實驗指導書)11門:《特種水產經濟動物養殖學》、《生物餌料培養技術》、、《餌料生物培養實驗指導書》、《蝦蟹類增養殖實習指導書》、《貝類增養殖實習指導書》、《魚類增養殖實習指導書》、《水化學實驗指導書》、《藻類增養殖學》、《海水貝類增養殖學》、《水產生物基礎》、《基礎化學》。其中《特種水產經濟動物養殖學》獲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
水產養殖專業的專業教師,他們服務于一線生產、治學于生產實際中做出的科技成果、論文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嘉獎,一些科研成果對相關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如姚志剛講師在日照市首次完成了大菱鲆的全人工育苗流程,實現了我市大菱鲆人工育苗零的突破,他的“大菱鲆全人工育苗”科研項目深受市科委、水產局好評,被評為市級科技進步一等獎,;王鋒副教授的《火焰光度法測定海水中的鋅、鎘》、《火焰光度法測定海水中的銅、鈷的研究》2篇文章被美國SCI刊物錄用,給“海水重金屬測定”這一水質檢測工作提供了新方法。
隨著學院的不斷發展,水產養殖專業改革的不斷完善,水產養殖專業的明天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