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專業介紹
2009-05-26 08:24:23哈爾濱工程大學
船舶工程學院是我校“哈軍工”時期創辦的骨干系,創建于1953年,學院已先后創造了若干個共和國第一,設計了我國第一艘水翼試驗快艇、我國第一艘增壓式氣浮艇、我國第一艘小型水動力試驗潛艇、我國第一艘深潛救生艇、我國第一艘雙工型探測與撈雷深潛器、我國第一艘動力定位及電力推進型深潛器工作母船、我國第一套艦船減搖裝置、我國第一座船舶試驗水平型循環水槽、我國第一套潛艇載荷稱重系統、我國第一臺船用六自由度船舶運動模擬器、我國第一套潛艇專用的燃氣應急吹除系統、我國第一個軍用智能水下機器人。
該院1955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2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989年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是我國船舶工業和海洋開發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占據了全國“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人才培養的半壁江山。
該院現有“船舶與海洋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4個本科專業;具有“流體力學”、“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工程力學”、“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具有“船舶與海洋工程”和“力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具有“流體力學”、“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工程力學”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設有“船舶與海洋工程”、“力學”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和1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該院學習環境優越,師資力量和科研實力雄厚,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3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3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47人。該院已培養本科生5800余人,研究生900余人,現有在校本科生1301人,碩士研究生410人,博士研究生106人,博士后研究人員13人。
近年來,該院教師發表學術論文80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40余部;有70余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獎。該院與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英國造船師協會(RINA)、德國漢堡大學造船學院、日本大阪府立大學、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海洋技術大學造船學院、烏克蘭國立造船大學、美國A&M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希臘雅典理工大學、波蘭格坦斯克大學有著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近年來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日益活躍,近5年本學科主持3次國際學術會議,其中“ISSC”設計制造技術委員會2005年工作年會在我校召開;4名教師入選“ITTC”、“ISSC”專業委員會委員;出國參加學術會議、合作研究、攻讀博士學位得到更多的支持,外國專家來校合作研究、講學40余人次,1997年起接受國外留學生16人,畢業11人,國際影響度不斷擴大。
該院的畢業生主要到沿海大型船舶制造企業、研究所、各船級社,全國各類交通部門、水利部門、海洋局及國內各大石油公司所屬的企事業單位就職,近年來就業率均接近100%。
船舶與海洋工程
培養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總體設計、制造、管理和科學研究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始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的海軍工程系艦船設計專業。始終保持軍工特色,設有船舶工程、海洋工程2個專業方向。本專業涉及面廣,除數學、力學外,主要還有船舶與海洋工程水動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力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機械制造學、焊接技術及管理工程等學科。
開設的主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流體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靜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物阻力與推進、船體制造工藝、船舶設計與海洋工程結構物設計原理、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物強度與結構設計、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機械設計、電工電子技術等。
迄今為止,本專業已為我國船舶工業培養本科生5400余人。本專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實驗設備和測試手段,擁有大型實驗室,其中“風、浪、流海洋環境模擬水池(50米×50米×30米)”擁有國內唯一的X—Y航車系統,“船模實驗水池”長110米,配備有三維多板造波機、大型四自由度適航儀等先進設備,是ITTC成員單位;“工程結構實驗室”為世界銀行貸款建設;船舶CAD/CAM實驗室擁有各類主流大型造船工程應用軟件和結構分析軟件,為廣船國際等大型造船企業設立tribon軟件培訓中心。本專業是國內高校首家通過英國皇家造船師協會(RINA)的評估和認證的本科專業,每年提供20名免費學生會員名額,標志著本專業的教學和實驗水平得到國際認同。挪威DNV船級社、法國BV船級社、日本NK船級社等國際主要的船級社和英國皇家造船師協會(RINA)在該專業設立獎學金。近年來,本專業與美國休斯敦“能源谷”緊密聯系,共同創建了“深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該中心已入圍我國“111工程”計劃。2006年《科技時報》評選本專業全國綜合排名第一。本專業為國防重點專業,教育部第一類特色重點建設專業。
本專業一些分支學科的研究水平和人才培養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歷年畢業生就業統計數據表明,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到與船舶和海洋工程有關的公司及國家各部委機關,以及沿海沿江各船舶設計院、研究所和造船骨干企業工作,部分取得留學資格,被選送到美國、加拿大、英國、挪威、德國、日本、希臘等國留學深造。本專業將為有志于我國船舶事業、海洋開發事業的青年提供一流的學習環境,完備的科學研究設施。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培養具有堅實的數學和力學基礎理論知識,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掌握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技術基礎理論一級一定的工程實踐,獲得注冊工程師的基本訓練,綜合素質良好和富有創新精神的高層次科學技術和管理人才。畢業后能在交通、水利、海岸開發及其各個相關領域從事規劃、設計、施工與工程管理、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開設的主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水力學、水文學、鋼筋混凝土結構、河流動力學、海岸動力學、港口規劃與布置、港口工程、航道工程、海岸工程、港航工程施工技術、工程項目管理、計算機及其工程應用等。
隨著世界貿易、地區貿易的發展,成本相對低廉的航運業規模不斷擴大,對港口、航道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從而為港口航道建設、管理以及海岸工程等方面的人才開辟了廣闊的就業前景。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去向是全國交通部門(如交通部所屬的設計院、工程局、港務局、科研院所)、水利部門、海洋局及國內各大石油公司所屬的企事業單位、土木及建筑等行業的規劃、設計、施工、經營管理、科研等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