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簡單看絕對分值 專家揭示高考志愿填報誤區
2009-05-12 16:39:28新聞晚報
記者發現,目前不少考生都會采取“二模考四門模擬分+20分”這種方式來預估高考分數,以此作為志愿填報的依據。專家指出,這樣的做法不科學,由于試題難易度、測試重點不同,模擬考與高考沒有直接的相關性,不能簡單地做類比。
不能簡單看絕對分值
記者昨天在2009年上海普通高校招生網上咨詢活動中看到,不少考生都紛紛“曬”出自己的志愿表,同時附上二模成績供老師參考。由于一些區縣的二模考不包括綜合(滿分30分),于是,考生一般都采取加20分來推算高考成績,或再加難度系數分,以此為基準填報志愿。
“這樣的做法不科學。 ”高考志愿填報專家熊丙奇舉例說,一名理科生日前向他咨詢,該生二模考試成績4門為480分,想加上20分作為高考成績,然后選擇去年與500分接近的學校作為A志愿,于是,他填報的志愿是A志愿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去年錄取分508分)。
對此,熊教授解釋說,因為每年的試題難易、考生水平不一樣,很難簡單用今年的分數去類比去年的分數。較為科學的方法,是根據模擬分數,計算自己在同年級考生的比例位置(如前30%),然后結合學校往年的錄取情況(一本率、二本率)進行定位。
“模擬考試是對自己相對位置的定位,而不是簡單地看絕對分值。 ”敬業中學教導主任李保源老師也提醒,通過模擬考可以估計自己處于學校或全區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從而判斷自己填報志愿的重點。
不要把模考當包袱
采訪中,記者還發現由于平行志愿降低了志愿填報焦慮,不少家長盲目鼓勵考生“博一記”,導致志愿“走高”,甚至四個志愿中有三個都在沖。
對此,熊教授舉例說,一名理科考生所在學校的一本率為50%,他的位置在20%-30%左右,好的時候在20%位置,老師建議A志愿填報華東師大,但他想A志愿填上海財大、B志愿填同濟,C填華東師大,D填報華東理工。
“這類學生并非個別,前三個志愿都高于自己實力,而D志愿才與自己的實力匹配。 ”熊教授提醒說,這樣填報志愿風險比較大,即便他最好發揮,進B志愿也有一定風險。若發揮不理想,有可能所有志愿都落空。建議往年高校的錄取分數可以作為安排志愿前后和梯度的參考。各志愿學校往年的錄取分數,最好保持在9-10分的梯度。
對于這類“博一記”的考生,高招問題專家姚國超建議,應結合孩子平時的考試發揮穩定情況、興趣愛好,同時可參考本校二模考試同檔分數學生的高考分數情況,合理定位志愿,適當拉開坡度,并注意保底。對于二模發揮失常的考生,A志愿仍可考慮“沖一沖”,填報好學校,BCD志愿注意保持梯度。同時,家長也不妨提醒學生填報志愿結束后,要馬上聚精會神投入到最后一輪復習中,“結合孩子的興趣和實力,用沖A的目標鼓勵他,切莫將二模考當成自己的包袱。 ”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