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二模后高效復習建議--歷史
2009-05-12 09:33:41新干線學校
作者:新干線學校歷史教研組 王洪
1、堅持每天看教材,結合考試說明進行系統、專題復習,對考試點有必要進行認真領會和梳理,從教材中汲取知識養分。
2、在復習歷史教材的過程中,要注重有關能力提煉的細節
例如:課本中帶“*”號的注釋、圖表、黑體字、文獻資料和信息等,尤其是中國近代以來的各階層人士對中國近代化的探索與追求方面的知識點。
3、注意關注歷史熱點問題,學習歷史的功能之一,就是要以史為鑒,尤其是北京卷年年有熱點問題。
例如:2008年糧食危機、奧運、改革開放等等。
2009年是“五·四”運動至今的三個“30年”
①“五·四”1919~1949
②1949~1978年底約30年
③改革開放至今30年
④建國60周年
⑤中美建交30年等等
⑥《告臺灣同胞書》30年等等
既要注重從現實去追溯歷史及當代文明的傳承演變,以及重大
現實歷史問題的由來;又要注重歷史聯系現實、以史為鑒、加強對重大現實問題的理解與認識。
熱點問題一定要與歷史專題有機結合,爭取在復習歷史的過程中,不斷提高知識遷移能力、史料辨析能力、分析問題能力。
4、學會取舍
①中國近現代史以中國各階層斗爭與探索、中國民主政治、經濟建設及工業化過程的努力及成就。
②世界歷史以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兩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市場形成及經濟全球化、歐共體、多極化等方面的歷史知識要結合考試說明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復習。
5、關于材料解析題
在復習歷史過程中尤其要注意材料解析題,它是歷史復習的“重頭戲”,是難點也是得分點之一,要想取得理想成績必須要做到“三忌三要”。
一忌照抄材料,做無用功。即不顧與材料相關的所學內容和題目的要求,只停留在解釋材料的層面上作答。
二忌生搬教材,文不對題,即置材料于不顧而一味回歸教材,將教材內容搬過來硬套。
三忌不假思索,“白話”連篇。即不注意語言的組織與表達,措詞隨便而無中心。
因此,除了“三忌”之外還要做到“三要”。
一要切割材料,閱讀剖析。即大致瀏覽一下材料,找出關鍵線索,如“時間”、“人物”、“關于時間的描述性語句”等,據此初步判斷其考察的是什么歷史事件,有何歷史背景,做到心中有數。
二要聯系教材,滴水穿石。即在深刻分析材料的同時,找出材料與教材的關聯點,以關聯點為中心,將教材內容與材料觀點聯系起來分析與思考。
三要穿針引線,縝密縫合。即綜合第一步、第二步的分析與思考,圍繞題目所問、結合教材觀點和材料內容來組織語言進行作答。
最后,請大家利用最后的30天的時間,把近幾年來模擬試卷及考試說明的變化,結合五本歷史教材,仔細看、認真看,在“看”字上下功夫,爭取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