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各專業介紹
2009-05-11 20:01:20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各專業介紹
機械工程學院是培養機械工程、能源動力工程、工業與藝術設計等領域科學技術人才的搖籃,是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基地。
學院下設機械工學系、機械工程系、能源與動力工程系、工業與藝術設計系、工業工程系、機械電子工程系、車輛工程系、機電工程研究中心、機械工程教學實踐中心、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沈礦研究設計院等教學科研單位。學院現有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和設計藝術學3個一級學科,有機械設計及理論博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有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熱能工程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領域和工業工程領域的工程碩士授權點,機械設計及理論師資碩士授權點,大型工礦裝備實驗研究中心(遼寧省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煤炭工業礦山機械工程重點實驗室,有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涉外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汽車工程、加工技術與控制工程、工業與藝術設計、工業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等八個本科專業(方向),現有在校本科生2389人。
學院的教學和科研實力雄厚,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在現有的115名教職工中,有教授32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27人,另有國內外的客座教授6人。目前,學院擁有雙聘中科院院士1人,省部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培養人選1人,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具有博士學位(含在讀)的教師16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34人。學院擁有博士生和碩士生導師30人。
目前,學院已形成大型工程機械擬實設計與圖形學、大型礦山運輸裝備動態設計、采掘機械設計理論研究、機械振動與噪聲控制、現代金屬切削與先進制造技術、CAD/CAM理論與技術、機械系統檢測與故障診斷、機電一體化技術、摩擦與磨損、流體機械節能技術等25個學術研究方向和學術梯隊。
近5年來,先后承擔并完成了國家、省部級和企業委托的科研項目30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5項、省部級各類科研課題83項、橫向課題200多項、其它各類課題45項,并有35項科研成果獲得了國家和省部級獎勵、37項成果獲得市級獎勵、40余項科研成果得到推廣應用,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顯著的社會效益。5年來,共出版專著32部、教材20余部,在各類學術期刊和專業會議上發表學術研究論文800余篇。
半個世紀的歷史,五十余年的輝煌,機械工程學院在國家經濟建設中已發揮出重大的作用,還將進一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有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設計制造、科研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下設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機械設計、機械電子工程、汽車工程和設備管理工程等專業方向。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礎,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
2、具有本專業必需的制圖、計算、實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操作等基本技能;
3、了解本學科發展趨勢,具有初步的科研及組織管理能力和創新意識。
主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圖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機械工程材料學、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等。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加工技術與控制工程)
本專業培養加工技術及控制工程領域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可以從事有關本專業領域內的機械設備的研究、設計、制造、使用和維護以及冷熱加工工藝的設計、產品的檢驗等工作。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系統掌握本學科的理論和技術基礎知識;
2、具有本專業需要的基礎工藝操作技能、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計算機應用能力;
3、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了解學科前沿及發展趨勢。
主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圖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熱加工工藝及設備、模具設計、壓力加工、檢測技術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礎等。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涉外機械工程)(只招英語考生)
本專業(方向)為適應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加強機械制造工程對外貿易及科學文化交流,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設備與技術等工作。培養涉外機械制造工程技術、管理、經貿和通曉英語的復合型、外向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本專業必要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2、掌握現代管理思想、組織方法與手段;
3、掌握機電產品和技術的經貿知識,熟悉國內外經貿及技術交易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4、掌握機械工程方面的涉外技術及產品交易、經營管理、技術設計與研究等。
主要課程:機械原理、機械設計、工程力學、工程圖學、英語、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技術經濟管理法規等。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汽車工程)
本專業培養汽車及發動機設計、制造、新技術開發,汽車的使用與運行管理,汽車故障檢測與維修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系統地掌握汽車設計、發動機設計與制造的基本理論與技術;
2、具有汽車故障的檢測技術與維修能力;
3、具有新產品研發的初步能力。
主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圖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汽車構造、汽車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發動機原理、汽車理論、汽車與發動機設計、汽車故障檢測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等。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機械電子工程)
本專業(方向)培養從事機械工程領域內機電一體化設備及系統的設計制造、新技術開發、應用研究及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系統地掌握機械設計、制造領域的理論基礎知識;
2、掌握電工技術、電子技術、自動化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3、掌握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計算機輔助制造理論與應用;
4、具有自動化生產過程的組織、管理技能。
5、具有機電一體化產品開發與設計的初步能力。
主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圖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檢測技術、自動控制、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機器人學、數控技術等。
工業設計專業(要求考生具有美術基礎)
本專業培養具備工業設計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從事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和教學、科研工作的復合型高級技術人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扎實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礎,系統掌握本專業領域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
2、具有較強的鑒賞與創造能力及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
3、具有科研與開發的初步能力,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工程圖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工程基礎、素描與寫生、平面構成、造型設計基礎、工程材料、人機工程學、心理學、計算機輔助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等。
工業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現代工業工程和系統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素質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事業單位從事生產、經營、服務等管理系統的規劃、設計、評價和創新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熟悉有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2、具有機械制造的基本知識,掌握系統管理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技術;
3、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發展動態,具有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初步能力。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工程圖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機械制造技術基礎、運籌學、系統工程、管理學、市場營銷學、會計學與財務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等。
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本學科領域等方面基礎知識,能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動力機械及動力工程的設計、制造、運行、管理、實驗研究和安裝、產品開發、營銷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系統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
2、獲得本專業領域的工程實踐訓練,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
3、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
4、具有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初步能力,熱電廠設備的運行、維護與管理。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工程圖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控制理論、測試技術等。